二级参考文献
本文参考文献的参考文献。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黄锐. 血清白蛋白与小分子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法研究[D]重庆大学, 2007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王晓宇. 葡萄酒抗氧化活性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36 条
[1] 刘莉华,宛晓春,李大祥. 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构效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2,(03) .
[2] 祁克宗,王林安. 自由基和生物抗氧化系统理论与外科学的关系(综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1996,(02) .
[3] 张荣庆,韩正康,陈杰,张崇理. 大豆黄酮对母猪免疫功能和血清及初乳中GH、PRL、SS水平的影响[J]动物学报, 1995,(02) .
[4] 沈生荣,金超芳,杨贤强. 儿茶素的分子修饰[J]茶叶, 1999,(02) .
[5] 王建新,徐磊,王建国. 防晒剂对甲氧基肉桂酸辛酯的光降解及其抑制[J]日用化学工业, 2003,(03) .
[6] 王龙,孙建设. 类黄酮的化学结构及其生物学功能[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3,(S1) .
[7] 陈智毅,廖森泰,邹宇晓,肖更生,陈卫东,刘学铭,吴继军. 桑叶颗粒剂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研究[J]蚕业科学, 2003,(02) .
[8] 沈生荣,赵玉芳,杨贤强,姚思德. 儿茶素类与羟自由基的作用动力学[J]茶叶科学, 1997,(S1) .
[9] 沈生荣,赵玉芳,赵保路. 铁存在下儿茶素的抗自由基效应[J]茶叶科学, 1997,(S1) .
[10] 钟兴刚,刘淑娟,李维,谭正初,杨拥军. 茶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对羟自由基清除实现抗氧化功能研究[J]茶叶通讯, 2009,(04)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郭长江. 食物天然成分之一—类黄酮物质的生物学作用[A]中国营养学会第九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 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