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参考文献】 本文参考文献的参考文献。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7 条
[1] | 李昂. 三种兰科植物的保护遗传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2001
.
|
[2] | 程晓建. 梅植物基因组分子生物学鉴定及分类研究[D]浙江大学, 2002
.
|
[3] | 李忠超. 特有濒危植物八角莲遗传多样性研究[D]浙江大学, 2002
.
|
[4] | 张仁兵. 用重组自交系构建西瓜分子遗传图谱[D]浙江大学, 2003
.
|
[5] | 徐小林. 栓皮栎群体遗传结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03
.
|
[6] | 葛永奇. 孑遗植物银杏遗传多样性研究[D]浙江大学, 2003
.
|
[7] | 李方. 中国兰快繁技术与推广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 2004
.
|
[8] | 文璨. 春兰组培条件和体内多糖的研究[D]四川大学, 2005
.
|
[9] | 甘娜. 应用RAPD标记和细胞质基因组PCR-RFLP技术研究大花蕙兰的遗传多样性[D]四川农业大学, 2005
.
|
[10] | 杨玉霞. 红花农艺性状及其黄色素A含量与ISSR标记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 2005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 条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17 条
[1] | 赵志昆. 小苍兰的繁殖与栽培管理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 2006,(01)
.
|
[2] | 邹利波,黄升谋. 月季总D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 2007,(01)
.
|
[3] | 宋玉赞,陈春泉,曾祥铭,周洪,黄子发. 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资源[J]安徽农学通报, 2007,(19)
.
|
[4] | 思彬彬,杨卓. ISSR标记技术及其在果树遗传育种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 2008,(13)
.
|
[5] | 高玉芳,赵志昆. 小苍兰的繁殖与栽培管理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 2006,(05)
.
|
[6] | 蔡光泽,杨足君,刘成,任正隆. 特异粳稻种质的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06,(23)
.
|
[7] | 王佳,胡永红,张启翔. 牡丹ISSR-PCR反应体系正交优化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 2006,(24)
.
|
[8] | 贾兵,朱立武,潘海发. 水蜜桃茎尖基因组DNA不同提取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7,(06)
.
|
[9] | 郭大龙. 植物微卫星引物开发方法[J]安徽农业科学, 2007,(18)
.
|
[10] | 易庆平,罗正荣,张青林. 植物总基因组DNA提取纯化方法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 2007,(2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