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参考文献
本文参考文献的参考文献。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6 条
[1] 李玉荣. 新麦草和蓝茎冰草种子的劣变与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4 .
[2] 杨新兵. 野生溲疏引种繁育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04 .
[3] 李生平. 银杏种子萌发过程中贮藏物质代谢机理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04 .
[4] 王家源. 青钱柳种子解除休眠及萌发生理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05 .
[5] 乔安海. 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垂穗披碱草种子生产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5 .
[6] 肖志成. 三角槭种子休眠机理及解除方法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06 .
[7] 马淑兰. 刺五加种子休眠机理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 2006 .
[8] 贾永华. 四种花卉种子解除休眠及萌发生理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 .
[9] 樊亚妮. 中国北方地区部分乌头属植物种质资源调查及其引种繁育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7 .
[10] 那潼. 两种锦鸡儿种子人工老化中生理生化变化及基因组DNA损伤的ISSR研究[D]扬州大学, 2007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杨玲. 花楸种子生物学和体细胞胚发生体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07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68 条
[1] 周国勤,张应香,李宇峰,李明慧,李刚. 信阳234的籽粒灌浆特性及蛋白质、淀粉积累动态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 2008,(01) .
[2] 李金花,周守标. 黄精属植物资源利用和经济价值评估[J]安徽农学通报, 2006,(05) .
[3] 谢小龙,王溪森,赵利,王莉,李毅. 黄芪种质资源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5,(01) .
[4] 苗彦军,呼天明,徐雅梅,边巴卓玛,王佺珍. 西藏高原垂穗披碱草成苗模型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07,(16) .
[5] 孙会杰,纪明山,刘郁,方忠义,王芳,侯东艳,盖芳. 玉米田杂草反枝苋对莠去津的敏感性试验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7,(17) .
[6] 李灵芝,李海平,梁二妮. 水杨酸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8,(10) .
[7] 李赫男. 黄花乌头种子萌发与水溶性内源抑制物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27) .
[8] 高文韬,王旭东,黄云峰,刘生冬,陈玉宝,郭彦林,宗翔,王壮,王新波. 吉林省乌头属植物资源调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31) .
[9] 李赫男.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HKL-4对黄花乌头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8,(34) .
[10] 王小丽,李鸿雁,李志勇,师文贵. 人工老化对扁蓿豆种子活力与生理特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1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