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参考文献
本文参考文献的参考文献。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7 条
[1] 赵麦换. 区域生态环境规划的理论、指标体系及其应用初步研究——以延安市宝塔区为例[D]西北大学, 2001 .
[2] 刘为军. 高桥试区草畜型生态农业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 .
[3] 钮福祥. 欠发达地区农户兼业经营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4 .
[4] 郑军. 山东省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 .
[5] 钱秀丽. 京郊农村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5 .
[6] 张仁贵. 苏州生态农业现状与发展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05 .
[7] 王金芬. 滨州市生态农业模式研究及应用[D]山东农业大学, 2004 .
[8] 李祖永. 生态农业支持和保护制度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 2005 .
[9] 吴婕. 西部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 2006 .
[10] 兰叶霞. 基于生态足迹的江西省生态安全时空动态定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06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 条
[1] 许健民. 黄河三角洲(东营市)湿地评价与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1 .
[2] 胡良军.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土壤水分生态环境[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2 .
[3] 孔正红.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优化生态—生产范式[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 2002 .
[4] 王静慧. 县域生态农业产业化理论与典型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3 .
[5] 董孝斌. 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分析评价及实证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3 .
[6] 罗东明.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 2005 .
[7] 翟勇. 中国生态农业理论与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 .
[8] 张剑军. 区域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天津大学, 2005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12 条
[1] 石润圭. 安徽省几种生态农业模式[J]安徽农学通报, 2001,(02) .
[2] 覃龙华,王会肖. 生态农业原理与典型模式[J]安徽农业科学, 2006,(11) .
[3] 肖体琼,吴崇友,张文毅,袁文胜. 国内外生态农业的差异对比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7,(14) .
[4] 王美琴,杜月键,孙永玲.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油菜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相关及其对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1994,(03) .
[5] 朱丽,张仁陟. 甘肃省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与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 2008,(06) .
[6] 冯艳飞,贺丹. 基于熵值法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6,(06) .
[7] 姚琳,史正涛,刘新有. 昆明市松华坝水源区人口与生态环境问题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9,(01) .
[8] 王文学. 中国农业方向:发展生态农业[J]北方园艺, 1997,(01) .
[9] 汤京华,王玉珍. 风险投资项目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1999,(S1) .
[10] 严茂超,李海涛,程鸿,沈文清. 中国农林牧渔业主要产品的能值分析与评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