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参考文献】 本文参考文献的参考文献。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6 条
[1] | 刘新华. 区域水土流失地形因子分析与提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1
.
|
[2] | 赵帮元. 1:25万比例尺DEM建立及地形信息特征研究[D]西北大学, 2002
.
|
[3] | 朱红春. 数字高程模型(DEM)空间数据挖掘研究[D]西北大学, 2003
.
|
[4] | 李刚. 地形三维可视化中TIN模型的构建方法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4
.
|
[5] | 袁勇. 基于DEM库容计算及可视化研究[D]武汉大学, 2004
.
|
[6] | 辛海霞. 基于OpenGL的三维河床地形实时可视化技术研究与实现[D]河海大学, 2005
.
|
[7] | 黄华兵. 基于遥感与GIS的景观类型信息提取及景观格局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2005
.
|
[8] | 杨海波.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昭平台水库三维可视化研究[D]郑州大学, 2005
.
|
[9] | 彭维. 基于VRML的大场景三维地形漫游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5
.
|
[10] | 陈钢. 基于OpenGL的三维管线可视化[D]武汉大学, 2005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42 条
[1] | 郝振纯,池宸星. 空间分辨率与取样方式对DEM流域特征提取的影响[J]冰川冻土, 2004,(05)
.
|
[2] | 韩样. 基于OpenGL的三维地形可视化方法研究[J]车辆与动力技术, 2003,(02)
.
|
[3] | 孔宁宁,曾辉,李书娟. 四川省卧龙自然保护区景观人为影响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3)
.
|
[4] | 沈大勇,马蔼乃,林珲勇,聂向晖. 坡面土壤水蚀建模方法比较[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6)
.
|
[5] | 曾辉,郭庆华,刘晓东. 景观格局空间分辨率效应的实验研究──以珠江三角洲东部地区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06)
.
|
[6] | 吴东亮,刘鹏举,唐小明,朱清科,朱金兆. 基于GIS的栅格化坡面径流路径模拟与LS值计算[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1,(05)
.
|
[7] | 王雪军,程春满,杨建新,孙玉军,付晓. 生态环境脆弱区的景观动态监测与预报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3,(04)
.
|
[8] | 毕华兴,谭秀英,李笑吟. 基于DEM的数字地形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5,(02)
.
|
[9] | 朱金兆,吴斌,毕华兴. 地理信息系统在黄土高原小流域分类中的应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4,(03)
.
|
[10] | 李崇巍,刘丽娟,孙鹏森,葛剑平. 岷江上游植被格局与环境关系的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4)
.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