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参考文献
本文参考文献的参考文献。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8 条
[1] 吴军虎. 膜孔灌溉入渗特性与技术要素试验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 2000 .
[2] 魏永胜. 干旱胁迫和不同土壤钾水平下烟草植株钾的分布及其抗旱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1 .
[3] 樊军. 黄土高原旱地长期定位试验土壤酶活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1 .
[4] 李发文. 膜孔灌溉交汇入渗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 2002 .
[5] 冯玉科. 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有效态磷、钾的动态变化及其对水稻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D]浙江大学, 2002 .
[6] 侯红雨. 温室滴灌条件下氮素转化运移规律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2 .
[7] 张建君. 滴灌施肥灌溉土壤水氮分布规律的试验研究及数学模拟[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2 .
[8] 张喜琦. 不同基因型烟草钾效率的差异及机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3 .
[9] 刘向生. 玉米磷效率基因型差异的生理及遗传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 2003 .
[10] 郭飞. 大麦掩青对烤烟品质影响的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 2004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 条
[1] 郭丽琢. 烤烟体内钾的累积与运转[D]甘肃农业大学, 2001 .
[2] 李绍长. 玉米不同基因型的磷效率差异及其机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3 .
[3] 赵正雄. 云南烤烟打顶后的干物质与钾素积累规律及其调控[D]中国农业大学, 2003 .
[4] 单玉华.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及控制[D]扬州大学, 2002 .
[5] 叶全宝. 不同水稻基因型对氮肥反应的差异及氮素利用效率的研究[D]扬州大学, 2005 .
[6] 刘立军. 水稻氮肥利用效率及其调控途径[D]扬州大学, 2005 .
[7] 陆卫平. 玉米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及其调控途径[D]南京农业大学, 1997 .
[8] 李全起. 不同种植模式下冬小麦夏玉米耗水特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6 .
[9] 董玉云. 膜孔入渗土壤水氮运移特性试验与数值模拟[D]西安理工大学, 2007 .
[10] 范丙全. 不同农业措施影响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演化规律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3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10 条
[1] 刘毅志,张漱茗,李新政. 氮磷钾化肥对高产夏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 1985,(02) .
[2] 曹学昌. 应用~(15)N研究小麦吸氮动态及不同时期追施氮肥的作用[J]山东农业科学, 1988,(05) .
[3] 王旭东,于振文,樊广华,潘庆民. 钾素对冬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 2000,(05) .
[4] 范仲学,王璞,梁振兴. 谷类作物的氮肥利用效率及其提高途径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 2001,(04) .
[5] 辛国胜,林祖军,韩俊杰,刘志坚,商丽丽,刘述河,潘少丽,郭征华. 不同施肥模式对甘薯生长发育及高产生理特性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 2009,(11) .
[6] 齐田锋,吕守忠,于振文. 不同施氮量对冬小麦吸磷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 1994,(06) .
[7] 王法宏,王旭清,刘素英,王晓理. 根系分布与作物产量的关系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 1997,(04) .
[8] 王世济,崔权仁,刘小平,赵第锟,武家美. 不同氮素形态对皖南烟区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 2002,(06) .
[9] 张燕,黄连军. 浅析糯玉米的特性、发展前景及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 2003,(06) .
[10] 曹滨斌. 甘薯产业比较优势研究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 2007,(12)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韦凤杰. 烤烟叶片发育过程中类胡萝卜素代谢的初步研究[A]中国烟草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4 .
[2] 许自成,陈伟,肖汉乾,吴军,黄平俊,张会芳. 烤烟硝酸盐含量与土壤养分的关系分析[A]中国烟草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4 .
[3] 高炳德,王春枝,索全义. 覆膜春玉米地膜氮肥相互作用效应研究[A]内蒙古农业科技土壤肥料专辑[C], 19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