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参考文献
本文参考文献的参考文献。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 条
[1] 王鹏. 马铃薯离体块茎休眠生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1 .
[2] 赵友兴. 鲜切莲藕酶促褐变机理与控制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01 .
[3] 郭善广. 苹果浓缩汁褐变、后混浊诱因及控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04 .
[4] 刘金豹. 加工苹果果实中糖酸和酚类物质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4 .
[5] 陈艳乐. 薯蓣酶促褐变机理及其控制的初步研究[D]浙江大学, 2004 .
[6] 童刚平. 鲜切荸荠酶促褐变及褐变控制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05 .
[7] 陈明媚. 鲜切果蔗生理生化特性及贮藏保鲜技术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 2005 .
[8] 宋烨. 苹果加工品种生物学特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6 .
[9] 杜传来. 鲜切慈姑贮藏中褐变的相关生理生化变化及酶促褐变机理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06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陈美霞. 杏果实风味物质的组成及其遗传特性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5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52 条
[1] 慈志娟,陈学森,张立杰,梁青,张春雨,刘晓丽. 杏果实酶促褐变机理的研究初报[J]山东农业科学, 2006,(06) .
[2] 武德传,徐晓燕,董召荣,朱小茜. 烟草多酚氧化酶及其与烟草品质关系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6,(07) .
[3] 周亚凤,马岩松,张平. 南果梨酶促褐变的生化机制[J]北方果树, 1999,(01) .
[4] 蒋欣梅,于锡宏. 青花菜采收后花球衰老生理[J]北方园艺, 2004,(02) .
[5] 万清林,赵书清. 草莓果实营养成份的分析[J]北方园艺, 1994,(06) .
[6] 任迪峰,王建中,王晓楠. 地黄和麦冬干燥质量退化动力学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4,(01) .
[7] 罗晓芳,田砚亭,姚洪军. 组织培养过程中PPO活性和总酚含量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9,(01) .
[8] 韩涛,李丽萍. 果实和蔬菜中多酚氧化酶的作用[J]北京农学院学报, 1998,(02) .
[9] 吴彩娥,王文生,寇晓红. 果实成熟衰老与保护酶系统的关系[J]保鲜与加工, 2000,(01) .
[10] 赵伟,王莉,张平,纪淑娟. 荔枝果皮褐变机理与防褐保鲜技术研究进展[J]保鲜与加工, 200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