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参考文献】 本文参考文献的参考文献。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8 条
[1] | 赵宏,王省芬,张桂寅,马峙英. 棉花AFLP技术体系的摸索与建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2,(01)
.
|
[2] | 郑翠明,常汝镇,邱丽娟,吴宗璞,高凤兰. 大豆种质资源对SMV3号株系的抗性鉴定[J]大豆科学, 2000,(04)
.
|
[3] | 金剑,刘晓冰,王光华,李艳华,潘相文,S.J.Herbert. 大豆生殖生长期根系形态性状与产量关系研究[J]大豆科学, 2004,(04)
.
|
[4] | 叶兴国,王连铮. 黄淮海地区大豆品种亲缘关系概势分析[J]大豆科学, 1995,(03)
.
|
[5] | 栾晓燕. 大豆对SMV3号株系成株抗性遗传的研究[J]大豆科学, 1997,(03)
.
|
[6] | 张志永,陈受宜,盖钧镒,胡蕴珠,智海剑. 栽培大豆品种间RAPD标记的多态性分析及聚类分析[J]大豆科学, 1998,(01)
.
|
[7] | 赵团结,崔章林,盖钧镒.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中江苏种质58-161的遗传贡献[J]大豆科学, 1998,(02)
.
|
[8] | 景蕊莲,胡荣海,朱志华,昌小平. 冬小麦不同基因型幼苗形态性状遗传力和抗旱性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 1997,(02)
.
|
[9] | 海林,王克晶,杨凯. 半野生大豆种质资源SSR位点遗传多样性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 2002,(04)
.
|
[10] | 沈新莲,袁有禄,郭旺珍,朱协飞,张天真. 棉花高强纤维主效QTL的遗传稳定性及它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效果[J]高技术通讯, 2001,(1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