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参考文献】 本文参考文献的参考文献。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39 条
[1] | 江泽慧,彭镇华. 离子束应用于生物品种改良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1994,(03)
.
|
[2] | 崔克明,张仲鸣,李举怀. 白皮松形成层活动周期中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的变化[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02)
.
|
[3] | 黄燕文,包满珠,沈清宇,钟林爱,左卫东,王芳. 野梅和栽培梅染色体数目及形态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5,(S1)
.
|
[4] | 成锁占,杨文衡. 利用同工酶研究栽培植物分类及起源中的若干问题[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986,(02)
.
|
[5] | 李树林,曲泽洲,王永惠. 枣(Zizyphus jujuba Mill)品种资源的花粉学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987,(03)
.
|
[6] | 王永蕙,刘孟军. 关于枣和酸枣学名的商榷[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989,(01)
.
|
[7] | 曲泽洲,王永蕙,张凝艳,李华. 同工酶在枣品种分类研究中的应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0,(04)
.
|
[8] | 杨一平,尹瑞雪,张军丽. 长白山天然红松林同功酶遗传变异的研究——红松云冷杉林酯酶遗传及组成[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1986,(02)
.
|
[9] | 张廷桢,于兆英. 毛白杨五新变种[J]西北植物学报, 1987,(04)
.
|
[10] | 倪建福,周文麟,牛登科,王鸣刚,王亚馥. 长穗偃麦草DNA导入小麦后代变异系醇溶蛋白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 1995,(0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