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参考文献】 本文参考文献的参考文献。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5 条
[1] | 霍虹,马淑梅,卢官仲,张再兴,李宝英,严国芳,王亚州. 黑龙江省大豆灰斑病菌(Cercospora sojina Hara)生理小种的研究[J]大豆科学, 1988,(04)
.
|
[2] | 杨庆凯,张晓刚,王金陵. 大豆对灰斑病7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遗传研究[J]大豆科学, 1995,(01)
.
|
[3] | 许莉萍,林彦铨,傅华英. 甘蔗抗黑穗病性评价及品种的抗性鉴定[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2000,(03)
.
|
[4] | 林彦铨,陈如凯,龚得明. 甘蔗抗黑穗病的数量遗传分析[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1996,(03)
.
|
[5] | 许莉萍,陈如凯. 甘蔗黑穗病及其抗病育种的现状与展望[J]福建农业学报, 2000,(02)
.
|
[6] | 张立异,江龙,张庆勤. 应用RAPD技术证实节节麦和光稃野燕麦的六倍体与八倍体杂种[J]贵州农业科学, 1995,(04)
.
|
[7] | 许莉萍,王建南,陈如凯. 甘蔗对黑穗病的生化反应及其与抗病性的关系[J]甘蔗, 1994,(03)
.
|
[8] | 陈升,张启发.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杂交水稻的白叶枯病抗性(英文)[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0,(03)
.
|
[9] | 樊路,韩敬花,邓景扬,潘淑婷,沈季孟. 中国春Ta1 kr ph1b综合体的培育、鉴定及在外源基因导入中的利用[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89,(11)
.
|
[10] | 朱立煌,徐吉臣,陈英,凌忠专,陆朝福,徐云碧. 用分子标记定位一个未知的抗稻瘟病基因[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4,(1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