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参考文献
本文参考文献的参考文献。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 条
[1] 冯晓黎. 银杏主要栽培品种的RAPD分子鉴别[D]中南林学院, 2002 .
[2] 乔玉山. 中国李RAPD、ISSR和SS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其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 2003 .
[3] 冯晨静. 李种质资源RAPD、SSR、ISSR亲缘关系鉴定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05 .
[4] 薛华柏. 李核微卫星引物开发和种质资源聚类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 2006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白史且. 中国假俭草遗传多样性研究[D]四川大学, 2002 .
[2] 桂仁意. 银杏主要栽培品种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图谱构建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04 .
[3] 刘威生. 李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主要种间亲缘关系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5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68 条
[1] 赵云云,田汝岑,刘捷平. 银杏雌雄株叶片氨基酸组分及其含量[J]氨基酸杂志, 1993,(03) .
[2] 钱时祥,陈学平,郭家明. 聚类分析在烟草种植区划上的应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1994,(01) .
[3] 丁士林,朱秀珍,洪泽. 猕猴桃过氧化物同工酶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1997,(04) .
[4] 续九如. 重复力及其在树木育种中的应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88,(04) .
[5] 冯夏莲,何承忠,张志毅,安新民,杨凯,张有慧. 毛白杨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6,(03) .
[6] 张宇和. 观赏植物遗传多样性及品种分类浅谈[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8,(02) .
[7] 陈鹏,何凤仁,余碧钰,林协. 银杏种核形状及其种仁成分的分析研究(英文)[J]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1999,(01) .
[8] 王秀芬.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最佳染色法[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0,(04) .
[9] 张立荣,徐大庆,刘大群. SSR和ISSR分子标记及其在植物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2,(01) .
[10] 任旭琴,王秋玉,刘淮兵. 红皮云杉胚乳中提取DNA的最佳时段[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