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参考文献】 本文参考文献的参考文献。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5 条
[1] | 赖世隆,王奇,丘梅清,梁伟雄,谭芬来,谢红,秦莉莉. 血瘀证、气虚血瘀证患者血浆TXA_2、PGI_2水平与微循环观察及其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药学报, 1990,(06)
.
|
[2] | 乔明琦,张惠云,陈雨振,韩秀珍,姚泽贤,刘长华,宋承木. 肝郁证动物模型研究的理论思考[J]中国医药学报, 1997,(05)
.
|
[3] | 毛海燕,叶林,叶向荣. 肝郁证大鼠中枢神经递质变化的观察[J]福建中医药, 2002,(02)
.
|
[4] | 王子梅. ACTH激素分泌调节新进展[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 1994,(04)
.
|
[5] | 张问渠,刘智壶. 肝郁证的理论及临床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 1987,(05)
.
|
[6] | 黄柄山,李爱中,范隆昌,李巍,崔向阳,徐淑文,谢宁,王玉琴,曹洪欣,郝吉顺,杨长青,车桂燕,奚刚,高长福,于贵臣,刘晓伟,李运河,成秀梅. 肝郁气滞证及其实质的研究[J]黑龙江中医药, 1989,(05)
.
|
[7] | 陈松,李家邦,李立新. 脾虚证与益气健脾治疗对T、B淋巴细胞活性影响的实验观察[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0,(04)
.
|
[8] | 吉宏龙. 寒冷对生物膜的影响[J]基础医学与临床, 1995,(02)
.
|
[9] | 陈家旭,杨维益.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研究概况及其与中医肝脏关系的探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5,(04)
.
|
[10] | 范少光,查宏斌,李小蕊,丁桂凤. 束缚应激小鼠血中产生的免疫抑制因子及其调节[J]科学通报, 1989,(2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