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参考文献
本文参考文献的参考文献。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 条
[1] 段巍巍. 夏玉米光合性能及其措施调控效应规律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01 .
[2] 苏涛. 旱地土壤残留矿质氮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 .
[3] 马孝慧. 施肥对苜蓿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及其经济效益分析[D]新疆农业大学, 2005 .
[4] 金洁. 分次施氮对稻田水层及渗漏水氮素影响动态变化研究[D]浙江大学, 2005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 条
[1] 刘开昌. 不同玉米基因型叶片保绿性生理机理及遗传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3 .
[2] 崔振岭. 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优化氮肥管理—从田块到区域尺度[D]中国农业大学, 2005 .
[3] 温洋. 磷钾营养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相关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5 .
[4] 曹宁. 基于农田土壤磷肥力预测的我国磷养分资源管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66 条
[1] 王忠孝,王庆成,牛玉贞,杜成贵,高学曾,李登海,毛丽华. 夏玉米高产规律的研究——Ⅰ.高产玉米的生理指标[J]山东农业科学, 1988,(05) .
[2] 王旭东,于振文. 施磷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 2003,(06) .
[3] 公茂迎,王自刚. 高油玉米的发展潜力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03,(05) .
[4] 万骏南,吴建富,邓强辉,张东萍. 水稻籽粒灌浆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7,(27) .
[5] 马成泽,何方. 不同肥料配合施用对土壤氮素盈亏分布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1993,(02) .
[6] 王荣富,黄正来,王建华,张云华. 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苗期若干光合特性初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3,(02) .
[7] 胡承霖,谢家琦,范荣喜. 综合栽培技术对小麦籽粒品质的调控作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1994,(02) .
[8] 李孝良. 氮磷钾肥对小麦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1998,(04) .
[9] 邢素芝,汪建飞,徐传富. 施肥对高粱杂交草生长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2,(04) .
[10] 贺康宁. 水土保持林地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5,(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