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参考文献
本文参考文献的参考文献。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范明建. 锚杆预应力与巷道支护效果的关系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07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刘高. 高地应力区结构性流变围岩稳定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 2002 .
[2] 伍永平. 大倾角煤层开采“R-S-F”系统动力学控制基础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 2003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38 条
[1] 王红伟,王希良,彭苏萍,周瑞光. 软岩巷道围岩流变特性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 2001,(S1) .
[2] 来兴平,伍永平,任奋华,蔡美峰. 西部矿区深部复杂应力环境下开采扰动区松软岩层力学特性[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06,(04) .
[3] 张向东,郑雨天,肖裕行. 第三系软弱岩体蠕变理论[J]东北大学学报, 1997,(01) .
[4] 张流,黄建国,高平. 水对岩石变形过程中电阻率变化的影响[J]地震, 2003,(01) .
[5] 陈祖安,伍向阳. 三轴应力下岩石蠕变扩容的微裂纹扩展模型[J]地球物理学报, 1994,(S2) .
[6] 唐鑫,潘一山,章梦涛. 深部巷道区域化交替破碎现象的机理分析[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6,(04) .
[7] 吴立新,王金庄,孟顺利. 煤岩流变模型与地表二次沉陷研究[J]地质力学学报, 1997,(03) .
[8] 路保平,林永学,张传进. 水化对泥页岩力学性质影响的实验研究[J]地质力学学报, 1999,(01) .
[9] 王建军. 锚索支护在井巷支护中的应用[J]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3,(S1) .
[10] 山下秀,杉木文男,今井忠南,山内优,鸭志田直人. 岩石蠕变及疲劳破坏过程和破坏极限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05)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钱七虎. 非线性岩石力学的新进展——深部岩体力学的若干关键问题[A]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 2004 .
[2] 何满潮. 深部开采工程岩石力学现状及其展望[A]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 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