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参考文献】 本文参考文献的参考文献。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7 条
[1] | 王希平,臧益民,王作人,吴作舟. Qu间期和Qu/LVET与心率、年龄及性别的相关[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87,(02)
.
|
[2] | 徐理纳,王建平,刘秦越. 烙铁头蛇毒血小板聚集素对大鼠血小板聚集作用及药物影响[J]动物学研究, 1987,(S1)
.
|
[3] | 姚睦,荣烨之,温文虎. 再灌注与自由基:再灌注损伤机制的探讨[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1987,(02)
.
|
[4] | 戴腾昌,胡雅儿,夏宗勤,丁秀娟,睢久红. 环-磷酸鸟苷(cGMP)抗原抗体制备及放射免疫分析法的建立[J]核技术, 1981,(03)
.
|
[5] | 房其年,张佩玲,徐宗沛. 丹参抗菌有效成分的研究[J]化学学报, 1976,(03)
.
|
[6] | 戴云,李奈林. 冠心病患者血小板GMP-140的测定及临床意义[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1992,(04)
.
|
[7] | 顾杨洪
,张彩英
,黄桂秋
,王振义. 丹参和丹参素对牛内皮细胞抗凝和纤溶功能的影响[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1990,(03)
.
|
[8] | 张灵芝,谭敦勇,周爱儒. 组织细胞一氧化氮含量测定的几种方法[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1993,(06)
.
|
[9] | 何瑞荣. 心缩间期测定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应用[J]生理科学进展, 1978,(01)
.
|
[10] | 李之源
,臧益民. 心血管系统植物神经功能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和原理[J]陕西新医药, 1982,(0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