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 条
[1] 刘彦. 固液两相流动边界层的数学模型及流场计算[D]甘肃工业大学, 2001 .
[2] 王静. 基于磨粒分析的磨损模式识别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 2004 .
[3] 杨俊. 基于LabVIEW的电机噪声振动测试分析系统[D]浙江大学, 2007 .
[4] 蒋威. 基于虚拟仪器的电机振动测试分析系统[D]浙江大学, 2006 .
[5] 项文娟. 齿轮箱故障源信号分析方法及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 2007 .
[6] 柴慧霞. 基于LabVIEW的轴承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系统实现[D]太原理工大学, 2008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吴振锋. 基于磨粒分析和信息融合的发动机磨损故障诊断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2 .
[2] 殷勇辉. 基于电感测量和光纤技术的在线油液监测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02 .
[3] 袁成清. 磨损过程中的磨粒表面和磨损表面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05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4 条
[1] 李忠,方跃法,陈大融. 基于神经网络扩展内容寻址的“彩色磨粒智能识别机”研究与实现[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1998,(04) .
[2] 周新聪,萧汉梁,严新平,杨建国. 基于分形理论的磨粒图像定量分析[J]材料保护, 2002,(08) .
[3] 姜志国,史文华,韩冬兵,孙维忠,刘莉. 基于聚焦合成的显微三维成像系统[J]CT理论与应用研究, 2004,(04) .
[4] 魏厚培. 大电机运行中的故障诊断与振动研究[J]大电机技术, 1997,(03) .
[5] 严志军,朱新河,程东. 船用柴油机磨损模式识别方法[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00,(03) .
[6] 陈海滨,田瑞利,周玲. 基于PCI-6024E的虚拟仪器测试系统[J]电子技术, 2003,(08) .
[7] 李岳,吕克洪. 主成分分析在铁谱磨粒识别中的应用研究[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2004,(01) .
[8] 李美荣. 铁谱分析技术及其在工程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1) .
[9] 詹松,郑寿森,胡献国. 磨损磨粒铁谱分析中图像预处理技术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1) .
[10] 左洪福,吴振锋,杨忠. 双BP神经网络在磨损颗粒自动识别中的应用[J]航空学报, 200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