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 条
[1] 孟嘉. 工业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方案优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08 .
[2] 张花敏. 废旧轮胎低温粉碎中液化天然气冷能利用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 2010 .
[3] 刘林. 锅炉的能效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 2012 .
[4] 房玉娜. 节能评估方法研究及(火用)分析在节能评估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 2012 .
[5] 孙胜. 入口烟道结构对旋风分离器烟道壁面磨损和分离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 2013 .
[6] 贾文博. InGaN太阳能电池外延片的生长[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3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4 条
[1] 刘福仁. 我国锅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03) .
[2] 郑宏飞. 自然资源的分析观[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2) .
[3] 刘吉臻,牛成林,李建强,于希宁. 锅炉经济性分析及最优氧量的确定[J]动力工程, 2009,(03) .
[4] 穆连波,王随林,葛海霞,严欢,罗雪莹. 防腐表面特性对烟气凝结换热影响的实验研究[J]建筑节能, 2010,(12) .
[5] 王德明,曾丹苓,胡效雷,蔡治勇. 热水锅炉间歇式运行的节能效果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9) .
[6] 刘武标,陈鹏飞. 燃气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回收冷凝型节能器的实验研究[J]工业锅炉, 2007,(04) .
[7] 赵钦新,周屈兰. 工业锅炉节能减排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工业锅炉, 2010,(01) .
[8] 王善武,吕岩岩,吴晓云,范兵兵. 工业锅炉行业节能减排与战略性发展[J]工业锅炉, 2011,(01) .
[9] 陈闵叶,孙培雷,项阳,姜小敏,李智忠. 直接接触式烟气降温减湿节能器的研制与试验分析[J]工业锅炉, 2011,(06) .
[10] 吴复忠,蔡九菊,张琦,王建军,陈春霞. 炼铁系统的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分析[J]工业加热, 200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