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4 条
[1] | 张静,白晨光,潘复生,罗晓东. 配位氢化物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8,(06)
.
|
[2] | 马行驰,岳留振,何国求,何大海,张俊喜. 机械合金化法制备镁基储氢合金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 2010,(01)
.
|
[3] | 汪云华,王靖坤,赵家春,王松. 固体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 2011,(09)
.
|
[4] | 周素芹,程晓春,居学海,朱小红. 储氢材料研究进展[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0,(05)
.
|
[5] | 毛建锋,吴铸,余学斌,窦涛,陈通进,翁百成,倪君,徐乃欣,黄铁生. LiBH_4/Mg复合氢化物的储氢性能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7,(12)
.
|
[6] | 郑雪萍,刘胜林. LaCl_3和Ti对氢化铝钠(NaAlH_4)和氢化铝锂(LiAlH_4)储氢性能的影响(英文)[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9,(08)
.
|
[7] | 夏广林,余学斌,吴铸. Al添加对LiBH_4可逆吸放氢性能影响的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9,(09)
.
|
[8] | 赖文忠,戈芳,李星国. 储氢材料的新载体——金属有机框架材料[J]大学化学, 2010,(03)
.
|
[9] | 申泮文,张允什,陈声昌,袁华堂,车荣睿,班月霞,刘鼎容. 氢化铝锂新合成方法的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82,(02)
.
|
[10] | 刘淑生,孙立贤,宋莉芳,姜春红,张箭,张耀,徐芬,张志恒. TiF_3对LiAlH_4放氢性能的影响[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0,(0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