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 条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27 条
[1] | 王子仁,R.L.麦耶. 河豚毒素对金鱼再生的视网膜顶盖投射模式的影响[J]动物学报, 1995,(03)
.
|
[2] | 王跃秀. 针刺镇痛机制的研究进展[J]北京中医, 2004,(01)
.
|
[3] | 韩济生. 中枢阿片肽和胆囊收缩素功能活动的消长是决定针刺镇痛有效性的重要因素[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1996,(05)
.
|
[4] | 许伟,田令华,张伟,韩济生. 孤啡肽在脑内对抗电针镇痛在脊髓加强电针镇痛[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1996,(05)
.
|
[5] | 邱承海,亢国英,王桐梅,崔存德. 电极刺激大鼠室旁核区对痛阈的影响[J]滨州医学院学报, 1989,(03)
.
|
[6] | 王兴林. 电刺激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进展[J]引进国外医药技术与设备, 1999,(01)
.
|
[7] | 杨俊,宋朝佑,林葆城,朱鹤年. 下丘脑室旁核对痛觉调制的影响[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92,(02)
.
|
[8] | 陈德英,蔡文琴,刘建军. 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全程连续切片显示神经核团的新方法[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1,(12)
.
|
[9] | 高巍,黄裕新,陈洪,赵宁侠,王庆莉,秦明,张洪新. 电针足三里对大鼠垂体和外周血中脑肠肽含量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1,(22)
.
|
[10] | 宿双宁. 尾核与皮层、皮层下有关中枢在镇痛机能上的相互作用[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1983,(S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