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王颖. 某些光合作用模型体系的光激发与基态相互作用的磁共振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 2001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4 条
[1] 赵凤林,周彪,徐变珍. 电荷转移络合物形成机制及其若干应用[J]大学化学, 1998,(01) .
[2] 陈丽芸,陈孝圭,邵善璞,刘爱丽,胡茂林. 咪唑和2,5-二羟基-1,4苯醌与Fe(Ⅱ)混配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淮北煤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03) .
[3] 左伯莉,邓延倬,曾云鹗. 毛细管流动池在光声检测中的应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90,(07) .
[4] 刘海锋,刘扬,王鹏,张启元. 光系统Ⅱ反应中心内组氨酸参与给体端次级电子转移反应的人工模拟ESR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2,(04) .
[5] 杨高文,夏小平,赵成学,王典芬. Schiff碱类芳香性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XPS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95,(01) .
[6] 沈鸿,徐征,陶栋梁,杨军,陈晓红,章婷,徐怡庄,吴谨光. 稀土配合物Eu(asprin)_3phen发光特性的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3,(02) .
[7] 马文展,胡建,刚典臣. 咪唑及其衍生物的应用[J]化学试剂, 1998,(03) .
[8] 王殿勋,邱家白,丁瑞松,杜金环. 硝基芴酮与N-乙基咔唑电荷转移复合物的研究——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确定复合物的电荷转移量[J]化学学报, 1984,(07) .
[9] 薛奇,刘石英,黄学英,张鹏翔,李秀英,郭伟立,孙彪. 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红外反射吸收光谱及X-射线电子能谱研究咪唑在金属银表面的配位聚合反应[J]科学通报, 1988,(14) .
[10] 王颖,孙健,王鹏,田秋,严宝珍,徐国铮,王玉珍,刘扬. 某些卟啉/醌模型体系中的光诱导氢转移反应机理探索[J]波谱学杂志, 200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