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3 条
[1] 陈银象. 深厚软土区段高速铁路桥梁桩基承载机理及沉降特性分析[D]中南大学, 2011 .
[2] 李松. 公路隧道支护结构无损检测及安全评估研究[D]重庆大学, 2011 .
[3] 郭小凤. 地质雷达应用技术及雷达图像处理方法研究[D]中北大学, 2012 .
[4] 何宏. 隧道测控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 2002 .
[5] 刘永华. 高速公路隧道安全性评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2004 .
[6] 伍毅敏. 隧道位移实时监测系统开发及其数据应用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 2004 .
[7] 张杰宏. 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 2004 .
[8] 夏真荣. 隧道掘进爆破设计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D]西南交通大学, 2005 .
[9] 黄亮. 双连拱隧道施工监控量测与数值模拟分析[D]长安大学, 2005 .
[10] 陈志荣. 软土地基浅埋暗挖隧道性状分析[D]福州大学, 2006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 条
[1] 杨奇. 高速铁路桥梁桩基础变形性状试验与工后沉降研究[D]中南大学, 2011 .
[2] 舒志乐. 隧道衬砌内空洞探地雷达探测正反演研究[D]重庆大学, 2010 .
[3] 王志亮. 软基路堤沉降预测和计算[D]河海大学, 2004 .
[4] 刘海京. 公路隧道健康诊断计算模型研究[D]同济大学, 2007 .
[5] 罗鑫. 公路隧道健康状态诊断方法及系统的研究[D]同济大学, 2007 .
[6] 万明富. 超大跨公路隧道开挖力学行为研究[D]东北大学 , 2009 .
[7] 石建勋. 连拱隧道渗漏水病害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 2012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06 条
[1] 何思明. 基于荷载传递函数法的单桩沉降计算[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1995,(02) .
[2] 刘弈麟. 浅埋隧道开挖地表移动与变形预计[J]地下空间, 2003,(04) .
[3] 胡文清,郑颖人,钟昌云. 木寨岭隧道软弱围岩段施工方法及数值分析[J]地下空间, 2004,(02) .
[4] 董新平,周顺华,高万春,肖红渠. 地下通道开挖宽度对地表沉降的影响[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5,(03) .
[5] 罗鑫,夏才初. 隧道病害分级的现状及问题[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6,(05) .
[6] 刘海京,夏才初,朱合华,罗鑫. 隧道病害研究现状与进展[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7,(05) .
[7] 吴梦军,张永兴,刘新荣. 公路隧道病害处治技术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7,(05) .
[8] 王心飞,王文广,刘新荣,康勇. 隧道围岩失稳的突变理论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8,(03) .
[9] 彭跃,王桂林,张永兴,施毅. 衬砌背后空洞对在役隧道结构安全性影响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8,(06) .
[10] 季倩倩. 带裂缝的盾构隧道衬砌力学模型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9,(S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