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 条
[1] 谢海平. 竹类植物叶片衰老机理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04 .
[2] 何奇江. 开花及不同栽培措施下雷竹植株的生理生态变化研究[D]浙江大学, 2005 .
[3] 柴振林. 雷竹花期激素和营养动态及其成花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 2005 .
[4] 刘静. 月月竹开花生物学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08 .
[5] 张志欣. 簕竹属部分竹种间亲缘关系的RAPD标记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 2008 .
[6] 林绕. 雷竹成花相关基因的克隆研究[D]浙江林学院, 2008 .
[7] 王保军. 箭竹开花前后相关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08 .
[8] 黄新红. 巨龙竹生殖生物学研究[D]西南林学院, 2008 .
[9] 时燕. 绿竹成花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D]浙江林学院, 2009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 条
[1] 邢新婷. 麻竹不同地理群体遗传变异分析及良种选育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3 .
[2] 丁兴萃. 早竹衰老开花生理学基础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06 .
[3] 杨秀艳. 粉单竹遗传多样性和麻竹种内杂交子代遗传变异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7 .
[4] 王小红. 水竹和慈竹开花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07 .
[5] 郑蓉. 绿竹遗传多样性与优良地理种源选择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8 .
[6] 林树燕. 鹅毛竹和异叶苦竹的生殖生物学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09 .
[7] 林二培. 早竹AP1/SQUA-、REV-、TB1-like基因的功能研究与竹笋microRNAs的克隆和表达分析[D]浙江大学, 2009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6 条
[1] 张在忠,赵仁发,钟章美,黄森伦,李伟平,黎淼坚,张财源,李意心. 远缘杂交稻竹稻966的杂交选育与性状表现[J]安徽农学通报, 2007,(11) .
[2] 张德强,张志毅,杨凯. AFLP技术在林木遗传改良中的应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0,(06) .
[3] 邢新婷,傅懋毅,肖贤坦. 麻竹开花生物学特性观察及控制授粉的初步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5,(06) .
[4] 武建云,邓玉营,丁雨龙. 篌竹变种的RAPD分析[J]常州工学院学报, 2008,(01) .
[5] 董德臻,吴立成,夏善勇,王红蕾,卢泳全. ACGM标记在竹子中的通用性[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7,(01) .
[6] 秦自生. 冷箭竹生殖特性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 1995,(03) .
[7] 邱尔发,郑郁善,洪伟,陈卓梅,尤志达,陈开盛,陈礼光. 开花和未开花山地麻竹叶片性状比较[J]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2,(02) .
[8] 林新春,袁晓亮,林绕,时燕,方伟. 雷竹开花生物学特性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 2010,(04) .
[9] 高志民,刘颖丽,李雪平,彭镇华. 一个绿竹MADS-box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 2007,(06) .
[10] 邢新婷,傅懋毅,江泽慧,费本华,任海青,杨秀艳. 麻竹居群遗传分化的RAPD分析(英文)[J]分子植物育种, 201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