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3 条
[1] 郑彦. 金属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作为导电电极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 2011 .
[2] 高卓. OLED器件封装工艺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 2011 .
[3] 郑昕. 电气控制专业实训课程模拟实验台的设计及应用[D]天津大学, 2011 .
[4] 官志敏.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失效机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 2004 .
[5] 刘继光. 人体脉搏信号的采集装置[D]沈阳工业大学, 2006 .
[6] 朱彤珺. 通过OLED封装的水汽的渗透率的测量[D]电子科技大学, 2006 .
[7] 赵斐. 腕带式人体生理参数采集和无线监护系统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 2006 .
[8] 李永刚. PDMS微流控芯片关键工艺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06 .
[9] 吴敬. 有机发光二极管载流子传输复合过程及磷光染料掺杂研究[D]暨南大学, 2007 .
[10] 张靖磊. 超薄膜修饰层对有机发光二极管性能的影响[D]暨南大学, 2008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黄卫东. 高可靠性电子封装中防潮薄膜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2003 .
[2] 陈淑芬. 关于改善硅基顶发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研究[D]吉林大学, 2007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32 条
[1] 林慧,杨刚,王军,蒋泉,陈文彬,蒋亚东,成建波. 利用新型的空穴注入层材料提高有机发光器件性能[J]半导体光电, 2006,(06) .
[2] 张方晖,席俭飞,王秀峰. 硫系玻璃薄膜封装层对OLED寿命的影响[J]半导体光电, 2010,(01) .
[3] 祝洪良,裴艳丽,杨德仁. 氮化硅薄膜制备和生长动力学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 2002,(12) .
[4] 张继华,杨传仁,王曦. 碳纳米管场发射机理述评[J]材料导报, 2006,(02) .
[5] 郑小林,张瑞强,杨军,金庆辉,许蓉,赵建龙. PDMS表面修饰方法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 2009,(15) .
[6] 孟祥森,袁骏,马青松,葛曼珍,杨辉. 氮氧化硅薄膜制备方法的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程, 1999,(04) .
[7] 孙裔,刁训刚,杨盟,武哲,舒远杰. 柔性衬底ITO透明导电薄膜的光电性能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7,(01) .
[8] 章峰勇. 柔性透明导电膜的研究进展[J]信息记录材料, 2010,(03) .
[9] 刘鸣,车立新,陈兴梧,赵煜. 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特性及程序设计方法[J]电测与仪表, 2001,(10) .
[10] 王宏智,王津生,陈君,姚素薇,张卫国.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封装技术的研究进展[J]电镀与涂饰, 2007,(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