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 条
[1] 高朝霞. 生物粘附性神衰果素缓释片的研制及其体内外相关性评价[D]四川大学, 2006 .
[2] 张藜莉. 冠心丹参制剂体外溶出及体内血清药物的初步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 .
[3] 段思怡. 熊去氧胆酸胶囊的质量控制及UDCA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四川大学, 2007 .
[4] 丁春光. 川芎及小续命汤有效成分在大鼠体内的代谢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8 .
[5] 李素娟. 复方丹参脉冲控释片的制备工艺及体内外释药特性的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 2009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杨明. 肝苏缓释制剂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1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17 条
[1] 朱希萼. 浅议溶出度自身对照法[J]安徽医药, 2001,(02) .
[2] 吕长淮. 我国药物溶出度检查方法的现状与展望[J]安徽医药, 2006,(07) .
[3] 朱爱兰. 中药剂型发展概要[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0,(05) .
[4] 徐睿,黄熙,李源,张丽,王骊丽,崔鹏. 冠心Ⅱ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04) .
[5] 刘晓勤,楼雅卿,陈清棠. 正常人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的盐酸川芎嗪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1991,(01) .
[6] 朱赛楠,马林茂. 生物利用度—生物等效性评价方法概述[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03,(05) .
[7] 李炜,魏玉辉.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丹参片6种活性成分含量[J]西部中医药, 2012,(06) .
[8] 李寒冰,鄢丹,金城,王伽伯,魏丽,肖小河,曹俊岭. 基于化学荧光测定的板蓝根抗病毒效价检测方法的建立[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9,(04) .
[9] 黄敏琪,甄汉深,李运桂,周吴萍,党美琼,陈海燕,陈君.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冠心丹参片中丹参酮Ⅱ_A的含量[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5,(03) .
[10] 苗爱东,王彦宗,阚秀燕,杨静. Excel 2010在药物溶出曲线相似性比较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 201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