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8 条
[1] 张湘东. 紫花杜鹃胶囊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的实验研究[D]湖南中医学院, 2003 .
[2] 华君. 中药提取物产业现状及中国企业发展策略[D]西南财经大学, 2005 .
[3] 龙膺西. 不同产地广藿香品质评价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5 .
[4] 谭超. 技术路线图与技术发展的规律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06 .
[5] 王忠英. 茶叶中蛋白的提取及理化性质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 2006 .
[6] 董丽丽. 国外天然药物发展概况及其对我国中药现代化的借鉴意义[D]沈阳药科大学, 2005 .
[7] 陈艳. 铂、铱的溶剂萃取分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 2007 .
[8] 安红丽. 原花青素纳米乳的研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
[9] 李强. 微波辅助提取分离苹果渣中多酚物质及其抗氧化性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 2007 .
[10] 熊素英. 石榴皮抑菌液的制备及抑菌特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 条
[1] 薛兴亚. 复杂未知样品气相色谱分离分析理论基础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2004 .
[2] 程霜. 石榴皮萃取物抗氧化和降血脂作用与成分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5 .
[3] 王瑛瑶. 水酶法从花生中提取油与水解蛋白的研究[D]江南大学, 2005 .
[4] 刘雪松. 中药的近红外光谱计算分析方法学研究[D]浙江大学, 2005 .
[5] 陈吉平. 毛细管气液色谱保留过程及程序化发展分析方法基础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1997 .
[6] 董周永. 石榴果皮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
[7] 孟海华. 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 .
[8] 董洁. 基于模拟体系定量构效(QSAR)与传质模型和动力学分析的黄连解毒汤超滤机理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9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04 条
[1] 胥俊峰,单建华,赵宁伟,殷志敏. 大肠杆菌γ-ggt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γ-ggt的构建及其蛋白表达[J]安徽农业科学, 2007,(30) .
[2] 张国伟,易中周,矣辉,郭俊明. 蒙自石榴皮中单宁的提取及其物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08,(18) .
[3] 洪远新,吴瑛. 分子印迹技术用于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研究的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8,(21) .
[4] 刘洪,敖波,范淑辉,陶明. 四川会理石榴皮中多酚微波提取的试验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26) .
[5] 谢贞建,范珏,唐鹏程,焦士蓉. 石榴皮提取物的酶抑制作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07) .
[6] 王玲,焦士蓉,雷梦林,唐远谋,唐鹏程,谌晓洪. 石榴皮多酚的提取及抑菌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10,(17) .
[7] 刘春亮,李长根. 膜分离技术及其在中药制备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 2007,(10) .
[8] 吴晓明. 膜分离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概况[J]安徽医药, 2009,(06) .
[9] 许冠荪,王振玖,朱舜丽,陈全珠,焦洁,张道芹. 一氧化氮参与针刺对大鼠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1996,(03) .
[10] 鲁传华,贾勇,张菊生,李全. 麻黄碱的膜法萃取[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2,(01)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刘洋,张经华,王启辉,郑春巍,周芹,池海涛,胡光辉. 我国天然产物标准样品技术发展现状[A]第十届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年会暨第十届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 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