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9 条
[1] 翟晓宇. 两种风箱果彩叶植物的抗寒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11 .
[2] 王杰青. 地被植物连钱草和紫花地丁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02 .
[3] 王竞红. 哈尔滨市几种常用花灌木耐荫性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02 .
[4] 杨渺. 四川两种野生假俭草耐荫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02 .
[5] 张玲慧. 地被植物耐荫性研究及园林配置探讨[D]浙江大学, 2004 .
[6] 彭尽晖. 檵木芽变生物学特性及离体培养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04 .
[7] 马庆华. 冬枣实生后代主要性状遗传变异规律及枣实生苗抗寒性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04 .
[8] 万劲. 两个鸢尾品种抗逆生理特性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04 .
[9] 沈艳. 几个苜蓿品种抗旱性研究及评价[D]宁夏大学, 2004 .
[10] 徐秀珍. 彩叶树种在江南地区风景园林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05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王雁. 北京市主要园林植物耐荫性及其应用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1996 .
[2] 张启香. 观赏型铁线莲的引种及生物学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07 .
[3] 张鑫. 安徽不同生态区域油茶叶片结构及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 2012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48 条
[1] 邱乾栋,吕晓贞,臧德奎,张雷,张立才,杜淑辉. 植物抗寒生理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 2009,(08) .
[2] 王克安,王冰,顾三军. 低温对黄瓜生理生化、代谢功能及形态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 1998,(04) .
[3] 陈久荣. 盆栽菊花规模化生产的栽培管理[J]安徽林业, 2007,(05) .
[4] 冯娟,张浪,胡丰林. 几种地被植物清除自由基活性比较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 2007,(07) .
[5] 梅笑漫,刘鹏. 丽水白云山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02,(03) .
[6] 许伟,李春涛,丁增成,徐宏青,唐菲. 园林彩叶地被植物品种与辐射诱变育种[J]安徽农业科学, 2002,(03) .
[7] 林紫玉,李贞霞,张建伟. 红檵木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5,(05) .
[8] 林海. 大叶黄杨抗寒机理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5,(08) .
[9] 丁灿,杨清辉,李富生,林位夫. 低温胁迫对割手密和斑茅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Ⅱ)[J]安徽农业科学, 2006,(05) .
[10] 田英翠,杨柳青,袁雄强. 地被植物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06,(05)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董海燕,侯伯鑫. 利用ISSR标记构建41个红花檵木品种指纹图谱[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 2009[C], 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