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8 条
[1] 陆蕾. 氯霉素兔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D]浙江大学, 2011 .
[2] 管庆丰. 基因棉粕检测及其转基因成分在饲料加工工艺中的降解规律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 2011 .
[3] 倪庚. Cry1Ac蛋白ELISA检测体系的建立[D]浙江大学, 2012 .
[4] 李静静. 含cry1Ab和cry2Ab双基因的抗虫转基因水稻的研究[D]浙江大学, 2011 .
[5] 秦崇涛. 转基因水稻中Bt蛋白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检测[D]福建农林大学, 2002 .
[6] 张艳贞. 利用转基因技术将Bt杀虫蛋白基因导入优良玉米自交系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 2002 .
[7] 林健清. 水稻草矮病毒SP基因转化水稻及其抗性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 2004 .
[8] 孙善君. 转双价抗虫基因棉花的获得、检测和基因表达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05 .
[9] 吴慧敏. 抗除草剂水稻培育及应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5 .
[10] 张建群. 莱克多巴胺兔单抗的制备与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D]浙江大学, 2006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 条
[1] 陈定虎. 美洲商陆抗病毒蛋白基因克隆、表达和遗传转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2 .
[2] 赵玉. 美洲商陆抗病毒蛋白Ⅰ和Ⅱ基因功能的研究及叶片中抗病毒蛋白的分离[D]中国农业大学, 2004 .
[3] 朱元招. 抗草甘膦大豆转基因PCR检测及其饲用安全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4 .
[4] 燕飞. hpRNA和pac1基因介导抗大麦黄矮病毒转基因小麦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 .
[5] 祝钦泷. 彩叶草(Solenostemon scutellarioides)叶色形成相关的花色素苷生物合成途径的分子调控研究[D]西南大学, 2007 .
[6] 敖金霞. 主要粮食作物深加工制品转基因检测技术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 2008 .
[7] 胡贻椿. 转高赖氨酸基因、转人乳铁蛋白基因水稻的食用安全性评价与转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水稻的外源蛋白表达纯化[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0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12 条
[1] 聂勇. 2,4-D和6-BA对点地梅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4) .
[2] 陈世勇. 外源基因导入作物的分子育种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 1993,(02) .
[3] 姚方印,李广贤,杨磊,刘理梅,李中华,翟红梅. 农杆菌介导将抗真菌r-硫堇蛋白Rs-afp1基因导入水稻获得转基因植株[J]山东农业科学, 2002,(03) .
[4] 刘香玲,王玉珍,罗景兰. 水稻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因素的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 2005,(05) .
[5] 刘芳,吕维涛,崔德才,赵檀方. 转反义PLDγ基因小麦的获得及其抗白粉病的初步鉴定[J]山东农业科学, 2006,(02) .
[6] 郭文文,李建勇,诸葛玉平,宗晓庆. 转基因作物对土壤生态安全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 2009,(10) .
[7] 赵宇瑛,张汉锋. 花青素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安徽农业科学, 2005,(05) .
[8] 李凤玲,徐培洲,肖祎,张红宇,汪旭东,吴先军. 植物凝集素及其在抗虫基因工程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06,(03) .
[9] 沈兆奎,郝泽东. RNAi技术及其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06,(08) .
[10] 刘月英,周志平,马俊莲,张子德,唐霞. RNAi及其抑制目的基因表达的机制[J]安徽农业科学, 2007,(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