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 条
[1] 尹秀莲. 银杏外种皮中银杏酸的分离技术研究[D]江苏大学, 2003 .
[2] 赵文飞. 银杏雄株开花生物学特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4 .
[3] 刘慧春. 随州古银杏遗传多样性的RAPD及ISSR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 2005 .
[4] 郭彦彦. 银杏雄株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 2006 .
[5] 李新梅. 桑树甜菜碱代谢生理及抗盐反应的分子生物学研究[D]苏州大学, 2006 .
[6] 蔡丹. 四川桂花品种分类的花粉形态学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06 .
[7] 花喆斌. 银杏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和ISSR分析[D]南京林业大学, 2007 .
[8] 乔德奎. 陕西银杏药用成分黄酮、内酯变异规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 条
[1] 桂仁意. 银杏主要栽培品种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图谱构建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04 .
[2] 刘秀群. 辽西中生代银杏目和茨康目植物生殖器官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 2005 .
[3] 王利. 银杏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AFLP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6 .
[4] 李琳玲. 银杏叶黄酮积累相关基因克隆及查尔酮合成酶基因启动子功能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10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81 条
[1] 李莉,田士林,郑芳. 银杏叶不同时期黄酮含量测定与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 2006,(11) .
[2] 莫昭展,曹福亮,符韵林. 银杏雄株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7,(26) .
[3] 汪岚,韩延闯,彭欲率,滕彩珠,周明全,胡中立,宋运淳. ISSR标记技术在莲藕遗传研究中的运用[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04,(03) .
[4] 胡蕙露,杨景华,陈慧,王建林. 若干科观赏植物花粉形态电镜观察与比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1,(03) .
[5] 方从兵. 我国果树孢粉学研究进展(综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2,(02) .
[6] 胡蕙露. 银杏N+离子诱变相关育种效应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1998,(03) .
[7] 张仲鸣. 银杏精原细胞和精细胞的初步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06) .
[8] 傅玉兰. 寒菊新品种花粉形态特征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8,(02) .
[9] 刘青林,陈俊愉. 梅花亲缘关系RAPD研究初报[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9,(02) .
[10] 上官小东,王党社. AlCl_3-分光光度法测定银杏黄酮的含量[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