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3 条
[1] 张文兵. 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智能电源的设计[D]苏州大学, 2010 .
[2] 陈娜娜. 低成本无线温室微灌监控系统的研究[D]浙江大学, 2011 .
[3] 郎需强. 基于ZigBee和GPRS的远程果园智能灌溉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农业大学, 2011 .
[4] 任蓉. 毛乌素沙地紫花苜蓿调亏灌溉及其影响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 .
[5] 魏新光. 泾惠渠灌区需水与用水管理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
[6] 杨雪梅. 间作作物的磷营养促进作用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0 .
[7] 樊引琴. 作物蒸发蒸腾量的测定与作物需水量计算方法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1 .
[8] 杨涛. 不同玉米品种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及其生理学机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2 .
[9] 蔡甲冰. 簸箕李灌区田间灌溉需水量计算与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01 .
[10] 周保平. 黑龙江省水稻生态平衡施肥决策支持系统总体设计及部分模块功能实现[D]东北农业大学, 2003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3 条
[1] 陈伟强. 基于GIS的烟草施肥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9 .
[2] 王俊儒. 施氮条件下供水对作物产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1 .
[3] 魏占民. 干旱区作物—水分关系与田间灌溉水有效性的SWAP模型模拟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3 .
[4] 廖永松. 我国流域尺度上的灌溉水平衡与粮食安全保障[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3 .
[5] 衡彤. 小波分析及其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 2003 .
[6] 韩青.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的经济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 2004 .
[7] 门宝辉. SPAC理论及其在川中丘陵区节水农业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 2004 .
[8] 朱仲元. 干旱半干旱地区天然植被蒸散发模型与植被需水量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5 .
[9] 黄修桥. 灌溉用水需求分析与节水灌溉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 .
[10] 刘丙军. 作物需水尺度特征复杂性分析理论与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 2005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215 条
[1] 张宪法,张凌云,于贤昌,张振贤. 节水灌溉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山东农业科学, 2000,(05) .
[2] 曹宏鑫,任德昌,王旭清,董玉红,王法宏,高亮之,金之庆. 作物生长发育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决策研究概述[J]山东农业科学, 2001,(03) .
[3] 李祥轩,桑涛,王心孟. 小麦“3414”肥料试验初报[J]安徽农学通报, 2007,(01) .
[4] 常永第,黄超,赵果元,李红梅,唐海,赵不凋. 人工湿地系统的水量平衡与碳、氮、磷平衡[J]安徽农学通报, 2007,(06) .
[5] 游建秋,周福红,李品健,于跃贤,马兵,蒋浩永. 明光市小麦测土配方施肥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 2007,(09) .
[6] 李正风,李文正,夏玉珍,李天飞,杨清辉. 干旱胁迫对不同基因型烤烟品种生物学性状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 2007,(11) .
[7] 李明远,王留欣. 2007年鲁山县冬小麦“3414”试验结果初报[J]安徽农学通报, 2008,(02) .
[8] 刘守步. 五河县2007年小麦“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报告[J]安徽农学通报, 2008,(11) .
[9] 严晓侠,朱帮忠. 广德县小麦“3414”肥料效应试验效益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 2008,(23) .
[10] 周宗玲. 寿县黄淤土田小麦“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09,(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