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任向文. 西太平洋富钴结壳成矿系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5 .
[2] 赵俐红. 中西太平洋富钴结壳生长海山的构造成因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5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79 条
[1] A.И.Горшков,王勋弟. 大洋海底山铁-锰结壳和结核的矿物成分与成因[J]地质科学译丛, 1992,(03) .
[2] 初凤友,孙国胜,李晓敏,马维林,赵宏樵. 中太平洋海山富钴结壳生长习性及控制因素[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5,(03) .
[3] 胡大千,初凤友,姚杰. 中太平洋YJA海山富钴结壳矿物组成与元素地球化学[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6,(01) .
[4] 初凤友,胡大千,姚杰. 中太平洋YJB海山富钴结核矿物组成与元素地球化学[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7,(01) .
[5] 夏明,张承蕙. 我国南海海盆一块锰壳层的生长速度及某些地球化学特征[J]沉积学报, 1983,(02) .
[6] 罗尚德,王蕾,黄奕普. 锰结核生长与沉积环境的关系[J]沉积学报, 1989,(04) .
[7] 南青云,刘文汇,腾格尔,范明,王晓锋. 塔河油田原油甾藿烷系列化合物地球化学再认识[J]沉积学报, 2006,(02) .
[8] 章伟艳,张富元,杨克红,胡光道,杨胜雄,程永寿,赵国军. 太平洋海山地形与钴结壳资源分布的分形研究[J]沉积学报, 2006,(05) .
[9] 许玩宏,张忠英,沈平,孟仟祥. 贵州三都早奥陶世同高组下燕高页岩段的生物标志化合物[J]沉积学报, 1997,(03) .
[10] 岳云章. 南海中部深海沉积物的~(14)C年龄测定[J]东海海洋, 1987,(Z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