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 条
[1] 初丽霞.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其政策措施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03 .
[2] 李柏楼. 工业废弃物管理模式及其资源化途径研究[D]重庆大学, 2003 .
[3] 赵鹏. 发展循环经济的手段研究[D]天津大学, 2003 .
[4] 王荣敏. 试论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与政府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 2006 .
[5] 孙萌. 西部发展循环经济对策研究[D]长安大学, 2006 .
[6] 胡世清. 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研究与评价[D]武汉理工大学, 2006 .
[7] 周媛. 循环经济:制度与技术[D]山东大学, 2006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 条
[1] 冯久田. 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 2005 .
[2] 胡建渊. 南京都市圈可持续发展研究[D]同济大学, 2005 .
[3] 戴铁军. 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物质循环的研究[D]东北大学, 2006 .
[4] 李杨. 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06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16 条
[1] 吴立威. 慈溪市海珠山生态休闲农庄详细规划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6,(12) .
[2] 邓南圣,吴峰. 国外生态工业园研究概况[J]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1,(04) .
[3] 彭琴,龚新奇. 从循环经济的国内外实践看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支撑体系的构建[J]北方环境, 2003,(04) .
[4] 王小芹,李铁松,刘守芳. 城市垃圾分类回收中的循环经济[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6,(05) .
[5] 黄海峰,徐明,陈超,孙涛,曹燕辉. 德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
[6] 苏海燕,曾华锋. 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与经济人范式的演进[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4) .
[7] 陈昌春,黄贤金. 构建促进循环经济型服务业发展的保障体系[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4,(04) .
[8] 牛桂敏. 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的构建[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5,(02) .
[9]循环经济的支撑技术体系[J]财经界, 2005,(01) .
[10] 孙春雷,任启芳,陈国梁. 林纸一体化企业总体构架和运作模式的基本思路[J]中华纸业, 1999,(06)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赵立祥,陈丽娟,任海英,李鹏. 循环经济与相关概念的关系[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精选[C], 2006 .
[2]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 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