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 条
[1] 曹永建. 漆酶活化木材生产人造板及其胶合机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5 .
[2] 周冠武. 漆酶活化木材产生自由基的影响因素及应用酶法制备纤维板的初步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6 .
[3] 焦绪娟. 几个杨树杂交无性系抗逆性研究与评价[D]山东农业大学, 2007 .
[4] 翟学昌. 优质高产杨树能源林无性系苗期选择的初步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07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余雁. 人工林杉木管胞的纵向力学性质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3 .
[2] 李贤军. 木材微波—真空干燥特性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5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94 条
[1] 费家琳. 杨树丰产栽培技术[J]安徽林业, 2005,(02) .
[2] 杨志华,王念平,林芳,程祖强. 杨树育苗与造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9,(14) .
[3] 江泽慧,费本华. 长江滩地不同品系杨树木材纤维形态、微纤丝角和结晶度变异研究[J]安徽农学院学报, 1992,(04) .
[4] 汪佑宏,洪安东,徐斌,刘杏娥. 不同淹水程度对长江滩地枫杨组织比量的影响及变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0,(04) .
[5] 黄振英,刘盛全,朱林海,金圣祥,吴蔚青. 施肥处理对Ⅰ-69杨木材材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3,(01) .
[6] 马丽娜,付孝德,张明,汪文胜,刘盛全. 人工林杨树木材密度变异规律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3,(04) .
[7] 王嘉楠,查朝生,刘盛全. 人工林杨树木材纤维形态特征及其变异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6,(02) .
[8] 刘亚梅,王传文,方长华,刘盛全. I-69杨应拉木生长应力及纤维形态特征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7,(04) .
[9] 张于心,智明光.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1995,(03) .
[10] 朱之悌,张志毅,赵勇刚. 毛白杨优树快速繁殖方法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86,(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