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 条
[1] 冀楠. 河南省耕地变化及其对粮食产量的影响[D]河南大学, 2011 .
[2] 董建博. 非洲粮食生产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师范大学, 2011 .
[3] 孙燕. 我国主要资源利用变化的多尺度分析及其预测[D]南京师范大学, 2006 .
[4] 杨夏. 1978-2007陕西省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大学, 2010 .
[5] 平涛. 泰安市气候变化趋势特征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与应对措施[D]山东农业大学, 2012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6 条
[1] 骆园,徐文华. 六安市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与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 2006,(09) .
[2] 屈雪冰,赵华甫. 中国近期耕地资源的变化及其对粮食产能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1,(11) .
[3] 陈晓艺,马晓群. 安徽省梅雨特征及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5,(04) .
[4] 丁霞,马晓群,郝莹. 安徽省沿淮淮北干热风特征及其对冬小麦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5,(06) .
[5] 程伟,张燕平,赵姝. 支持向量机在粮食产量预测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09,(08) .
[6] 门可佩,陈娇. 中国粮食产量的无偏灰色GM(1,1)模型与预测[J]安徽农业科学, 2009,(11) .
[7] 刘国璧,程伟,赵姝,郑婷婷,孙群. 基于灰色神经网络的粮食预测[J]安徽农业科学, 2009,(26) .
[8] 宰松梅,贾艳辉,丁铁山,温季,郭冬冬.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灌区粮食产量预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0,(01) .
[9] 郭智勇,彭亚拉,李蕊舟,杨勇,夏振芳. 我国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度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0,(05) .
[10] 李军成,陈国华,石小芳. 基于灰色多元线性回归的粮食产量预测[J]安徽农业科学, 201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