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3 条
[1] | 李英霞. 苏子油软胶囊的研制[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2
.
|
[2] | 赵蓉. 大豆分离蛋白加工全程质量控制体系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4
.
|
[3] | 张超. 苦荞麦蛋白质提取以及应用的研究[D]江南大学, 2004
.
|
[4] | 杨潞芳. 反胶束法分离杏仁蛋白和油脂的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 2004
.
|
[5] | 张丽霞. 超声辐射下废水中二甲苯和苯酚的降解[D]河北大学, 2006
.
|
[6] | 王忠英. 茶叶中蛋白的提取及理化性质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 2006
.
|
[7] | 王洪晶. 脂肪氧合酶对大豆分离蛋白聚集及凝胶性质影响研究[D]江南大学, 2006
.
|
[8] | 吕巧枝. 甘薯叶可溶性蛋白的提取工艺及功能特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
.
|
[9] | 汪菁琴. 动态超高压均质对大豆分离蛋白改性的研究[D]南昌大学, 2007
.
|
[10] | 时皎皎. 不同膳食脂肪酸构成对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 2007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53 条
[1] | 陈万里
,孔保华
,陈涛
,任远宏. 骨泥的加工和骨泥食品制作[J]中外技术情报, 1995,(04)
.
|
[2] | 周斌. 用超声波提取中药材[J]安徽科技, 2005,(04)
.
|
[3] | 盛海平,刘华开,孙树坤. 水稻种子生活力与发芽率间的相关模式及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00,(03)
.
|
[4] | 于淑玲,张冬亭. 紫苏的食·药用及其原理[J]安徽农业科学, 2006,(13)
.
|
[5] | 李志东,张洪林,邱峰. 杏仁油的提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6,(17)
.
|
[6] | 史高峰,韩学哲,陈学福,吕玲玉,吕秋楠. 微波辅助提取甘草渣中的总黄酮工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32)
.
|
[7] | 庄云,马尧. 紫苏籽品种间指标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 2008,(33)
.
|
[8] | 庄云,马尧. 紫苏子油提取方法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33)
.
|
[9] | 马尧,庄云,张瑶. 超临界CO_2萃取紫苏油的工艺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33)
.
|
[10] | 宋东杰,阮鸣,张李阳.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贯叶连翘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J]安徽农业科学, 2009,(2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