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4 条
[1] 戴冷湜. 脑电信号的特征提取与分析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 2011 .
[2] 张道信. 基于小波和独立分量分析的脑电信号处理[D]安徽大学, 2002 .
[3] 高扬. 基于脑电Alpha波的脑-机接口系统设计[D]天津大学, 2004 .
[4] 王磊. 基于真实头模型的脑电信号源分析[D]河北工业大学, 2004 .
[5] 姜玉亭. 基于稀疏分解的图像去噪[D]西南交通大学, 2005 .
[6] 白冬梅. 脑电信号的特性分析与特征提取[D]大连理工大学, 2006 .
[7] 金旭林. 基于USB接口的脑电信号采集系统的开发[D]华中科技大学, 2005 .
[8] 高湘萍. 基于脑电的意识任务特征提取与识别方法研究[D]安徽大学, 2006 .
[9] 徐栋君. 脑电信号采集系统设计与研究[D]江苏大学, 2006 .
[10] 邹继东. 基于脑意识任务的脑机接口设计[D]江苏大学, 2006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 条
[1] 赵海滨. 脑—机接口的特征提取和分类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 2009 .
[2] 张文耀. 基于匹配跟踪的低位率语音编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研究所), 2002 .
[3] 何庆华. 基于视觉诱发电位的脑机接口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 2003 .
[4] 季忠. 脑电信号特征信息提取的时频分析方法及虚拟式脑电图仪的研制[D]重庆大学, 2003 .
[5] 毛大伟. 分尺度复杂性及希尔伯特-黄变换在脑电分析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 2005 .
[6] 张旭秀. 盲源分离及其在脑电信号处理中应用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06 .
[7] 魏庆国. 基于运动想象的脑—机接口分类算法的研究[D]清华大学, 2006 .
[8] 周鹏. 基于运动想象的脑机接口的研究[D]天津大学, 2007 .
[9] 王磊. 基于运动想象的脑电信号分类与脑机接口技术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 2009 .
[10] 吴婷. 自发脑电脑机接口模式识别关键技术与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 2008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21 条
[1] 毛峡,孟庆宇. 基于小波变换和神经网络的脑电信号分类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5,(10) .
[2] 程明,高上凯,张琳. 基于脑电信号的脑—计算机接口[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0,(02) .
[3] 徐丁峰,程明,高小榕,高上凯. 数字信号处理器在脑-机接口系统中的应用[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2,(04) .
[4] 汤黎明,常本康,刘铁兵,吴敏. 基于DDS技术的神经阈值刺激仪的研制[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3,(03) .
[5] 刘大路,江朝晖,冯焕清,王聪. 基于脑电信号时空分布信息的思维特征研究[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4,(02) .
[6] 周颖,王涛,冯焕清,江朝晖. 运动想象脑电的ERD/ERS分析[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4,(04) .
[7] 谢丹,江朝晖,冯焕清,陈强. 基于LVQ和脑电信号的左右手动识别[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4,(04) .
[8] 陈强,彭虎,冯焕清,江朝晖. 独立式脑-计算机接口信号处理和识别方法研究[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5,(04) .
[9] 杨帮华,颜国正,丁国清,于莲芝. 脑机接口关键技术研究[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5,(04) .
[10] 宋立新,王祁,王玉静. 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ECG信号降噪方法[J]传感技术学报, 2006,(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