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 条
[1] 阚清华. 酱油多菌种发酵关键技术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 2010 .
[2] 路海峰. 山西老陈醋香气成分分析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克隆[D]山西大学, 2003 .
[3] 曹治云. 黑曲霉产酸性蛋白酶催化机制和稳定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05 .
[4] 雷霆. 高产L-乳酸菌种的选育及培养基的优化[D]吉林大学, 2006 .
[5] 贾爱娟. 提高高盐稀态法酿造酱油原料蛋白质利用率及氨基酸出品率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 .
[6] 田国政. 优势酒曲根霉产酶条件及耐硒能力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6 .
[7] 阎玉林. 酱油和醋香气成分的测定及生产工艺鉴定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8 .
[8] 严留俊. 改善酱油风味的微生物及工艺研究[D]江南大学, 2008 .
[9] 周其洋. 酱油生产菌菌种改良及其工艺的研究[D]江南大学, 2009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张艳芳. 多菌株制曲促进酶系优化与提高酱油质量的研究[D]江南大学, 2009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87 条
[1] 卢业举,陈戈,夏春. 利用大口径毛细管色谱柱测定调味品中氯丙醇含量[J]安徽化工, 2002,(03) .
[2] 刘辉,张庆庆,危勤涛,舒伟刚. 红曲霉发酵米酒工艺条件的研究[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 .
[3] 盛淑英,韩维兰. 酱油生产污染因素及控制措施的探讨[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1999,(03) .
[4] 陈永波,汪大顺,覃建华,饶斌,覃兰. Accq.Tag法测定氨基酸口服液的氨基酸含量[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01,(02) .
[5] 施文正,汪之和,徐红萍,林争艳. 微波水解制备鱼蛋白的研究[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04,(02) .
[6] 谭锋,易欣欣. 酵母细胞固定化的研究[J]北京农学院学报, 1996,(02) .
[7] 戚民,姚兆敏. 评判酱油质量的方法[J]城市技术监督, 1999,(11) .
[8] 胡月龄,胡建程,钱泽澍. 压制茶中霉菌的研究[J]茶叶科学, 1984,(01) .
[9] 周红杰,李家华,赵龙飞,韩俊,杨行吉,杨伟,吴新庄. 渥堆过程中主要微生物对云南普洱茶品质形成的研究[J]茶叶科学, 2004,(03) .
[10] 王仪明,张宗舟,蔺海明,孙小弟,雷艳芳,王东明. 绿色木霉固态发酵产纤维素酶活力的研究[J]草业科学, 2009,(05)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李宁,刘泽钦,贾旭东,吴永宁. 氯丙醇对动物毒性的研究[A]第四届第二次中国毒理学会食品毒理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