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 条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 席军生. 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
.
|
[2] | 李绍林. 湿疹方微乳凝胶制备及其质量评价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48 条
[1] | 谢崇义,吴杨,李国忠. 白及胶提取工艺的优选[J]安徽医药, 2004,(06)
.
|
[2] | 张汝芝,金慧玲,余其斌,高玉祥. 普鲁卡因对豚鼠接触性湿疹模型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0,(04)
.
|
[3] | 余其斌,张汝芝. 大黄、苦参、蛇床子实验治疗接触性湿疹模型[J]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1,(03)
.
|
[4] | 金慧玲,张汝芝,余其斌. 小鼠慢性皮炎-湿疹模型的建立[J]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2,(03)
.
|
[5] | 吴京平. 壳聚糖脱乙酰度酸碱滴定测定法的初步改进[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3)
.
|
[6] | Neuroprotection of Glycyrrhizin against Ischemic Vascular Dementia in Vivo and Glutamate-induced Damage in Vitro[J]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2010,(02)
.
|
[7] | 张剑锋,李超乾,郑晓文,赵春菱,凌志安,唐春柳. 甘草酸二铵上调急性肺损伤大鼠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表达[J]重庆医学, 2012,(10)
.
|
[8] | 陈燕.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 2011,(12)
.
|
[9] | 张继,姚健,杨永利,王一峰,古丽萍,王永军. 甘草生物碱成分的分析及含量测定[J]西北植物学报, 2001,(06)
.
|
[10] | 李毓阳,戴永江,邓斌,粱雄安,谢志杰,陈海富. 复方甘草酸苷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CD4~+CD25~+T细胞的表达及损伤指数的影响[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1,(0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