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7 条
[1] | 石金锋. 分子标记和DNA指纹技术在紫菜种质鉴定中的应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1
.
|
[2] | 程晓建. 梅植物基因组分子生物学鉴定及分类研究[D]浙江大学, 2002
.
|
[3] | 李忠超. 特有濒危植物八角莲遗传多样性研究[D]浙江大学, 2002
.
|
[4] | 谭卫萍. 龙眼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分子评价及分类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02
.
|
[5] | 吕秀兰. 金花梨变异单系及AFLP多肽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02
.
|
[6] | 李鸣. AFLP技术在甘蔗品种鉴定和亲缘关系研究上的应用[D]广西大学, 2003
.
|
[7] | 赵国芳. ISSR对梨属(Pyrus L.)栽培品种基因组的指纹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 2003
.
|
[8] | 马艳芝. 梨属(Pyrus L.)植物RAPD反应体系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03
.
|
[9] | 葛永奇. 孑遗植物银杏遗传多样性研究[D]浙江大学, 2003
.
|
[10] | 龚俊杰. 猕猴桃属植物AFLP分析及其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3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 条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164 条
[1] | 俞飞飞,丁增成. 提高结缕草种子发芽率的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 1999,(03)
.
|
[2] | 汤复跃,周立人. RAPD和RFLP在大豆研究中的有关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 2006,(06)
.
|
[3] | 辛培尧,罗思宝,杨明. 大麻的生物学特性及丰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 2007,(22)
.
|
[4] | 张培江,才宏伟,李焕朝,杨联松,张德泉,白一松,胡兴明,许传万. RAPD分子标记水稻遗传距离及其与杂种优势的关系[J]安徽农业科学, 2000,(06)
.
|
[5] | 蔡健,王永杰,杨剑波. AFLP分子标记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02,(02)
.
|
[6] | 许伟,李春涛,丁增成,徐宏青,唐菲. 园林彩叶地被植物品种与辐射诱变育种[J]安徽农业科学, 2002,(03)
.
|
[7] | 钟士传. 植物激素对石斛兰组织培养效果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5,(04)
.
|
[8] | 杨林元,毛慧玲,徐峻. 不同培养基对茶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8,(25)
.
|
[9] | 徐峻,方绍海,辛英姬,欧阳涟,毛慧玲. 应用茶树菇(As-1)多糖评价小鼠高脂模型的建立[J]安徽农业科学, 2010,(29)
.
|
[10] | 谢玲玲,黄法就,蔡汉. 茉莉花的栽培品种及其比较[J]现代农业科技, 2007,(03)
.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 刘启燕,王卓仁,吴茜,黄志农,边银丙. 香菇40个菌株农艺性状比较研究[A]中国菌物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七届菌物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2008
.
|
[2] | 刘新锐,朱坚,谢宝贵. 16株金顶侧耳农艺性状测定[A]中国菌物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七届菌物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200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