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9 条
[1] 张会娜. 储粮微生物活动的临界水分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 2010 .
[2] 李亚军. 发酵大米粉及其淀粉特性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 2010 .
[3] 尹阳阳. 储藏温度和水分对稻谷品质的影响[D]河南工业大学, 2010 .
[4] 胡寰翀. 不同储藏条件下稻谷品质变化规律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 2010 .
[5] 徐侃. 冷冻米饭生产工艺及其品质特性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 2011 .
[6] 宗叙芳. 谷子锌肥肥效试验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11 .
[7] 陈光耀. 不浸泡蒸煮方便米饭的工艺及食用品质研究[D]江南大学, 2011 .
[8] 李春香. 微波复热米饭过程温度分布规律的研究以及传热模型的建立[D]江南大学, 2010 .
[9] 翟冠兰. 大米储存品质检测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 2011 .
[10] 周治宝. 米饭食味特性与稻米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 2011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0 条
[1] 吴跃. 抗高直链大米淀粉回生的物理修饰及其回生的检测和表征[D]江南大学, 2010 .
[2] 梁丽松. 板栗糯性质地的物质基础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11 .
[3] 田耀旗. 淀粉回生及其控制研究[D]江南大学, 2011 .
[4] 李修渠. 食品物料的电特性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1999 .
[5] 成明华. 米粉品质评价体系和生产工艺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0 .
[6] 鲁战会. 生物发酵米粉的淀粉改性及凝胶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2 .
[7] 李法德. 食品物料通电加热及高压电场节能干燥的应用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2 .
[8] 闵伟红. 乳酸菌发酵改善米粉食用品质机理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3 .
[9] 周坚. 方便稀饭的研制及其糊化回生机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3 .
[10] 赵思明. 稻米淀粉特性与老化机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1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289 条
[1] 倪大鹏,刘强,阴卫军,韩金龙,朱彦威,王同燕,阴才. 施钾时期和施钾量对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 2007,(04) .
[2] 王守海. 水稻胚乳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1992,(02) .
[3] 苏泽胜. 稻米味度计测定值与食味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00,(02) .
[4] 罗志祥,苏泽胜,施伏芝,罗松彪,陶茂聪. 韩国水稻新品种在安徽省的利用情况[J]安徽农业科学, 2000,(02) .
[5] 杨联松,白一松,许传万,胡兴明,王伍梅. 水稻粒形与稻米品质间相关性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1,(03) .
[6] 张瑛,吴跃进,吴敬德,童继平,郑乐娅. 脂肪氧化酶与稻谷贮藏的陈化变质[J]安徽农业科学, 2001,(05) .
[7] 杨联松,白一松,李少恒,葛伟强. 气候条件对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3,(03) .
[8] 张瑛,吴跃进,卢义宣,吴敬德,余增亮,王钰,童继平,佘德红,郑乐娅. 脂肪氧化酶同功酶缺失对水稻耐储藏特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3,(06) .
[9] 丁涛,秦玉金. 水稻不同栽培方式对产量效益及生育特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6,(14) .
[10] 张振海. 水稻植株农艺性状与水稻品质的遗传相关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06,(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