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50 条
[1] 胡勇. 武汉公共建筑能耗定额制定与建筑能效等级认证体系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 2010 .
[2] 郝明慧. 济南地区办公建筑能耗模拟与节能分析[D]山东建筑大学, 2011 .
[3] 卢丽. 济南地区办公建筑能耗影响因素及能效评估的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 2011 .
[4] 武宇. 大型燃煤机组能耗分布与回热系统优化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1 .
[5] 陈锋华. 广州某图书馆内夏季空气品质实测调查与分析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 2011 .
[6] 贾杰青. 空调系统能耗诊断与故障诊断的(实用)方法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 2011 .
[7] 魏峥. 公共建筑能耗基准工具的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2011 .
[8] 张奎. 山东省医院建筑能源审计与节能措施研究[D]山东大学, 2011 .
[9] 李初兰. 中央空调系统测试诊断与节能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 2011 .
[10] 王春雷. 夏热冬暖地区大型办公建筑能耗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1 条
[1] 王鑫. 公共建筑用能分项计量综合关键技术研究[D]清华大学, 2010 .
[2] 梁传志. 夏热冬暖地区办公建筑能耗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 2011 .
[3] 王怡. 寒冷地区居住建筑夏季室内热环境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3 .
[4] 杨柳. 建筑气候分析与设计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3 .
[5] 龙恩深. 建筑能耗基因理论研究[D]重庆大学, 2005 .
[6] 余廷芳. 火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建模、实现及人工智能的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 2004 .
[7] 王勇. 动态负荷下地源热泵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 2006 .
[8] 李兆坚. 我国城镇住宅空调生命周期能耗与资源消耗研究[D]清华大学, 2007 .
[9] 万蓉. 基于气候的采暖空调耗能及室外计算参数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 .
[10] 周智勇. 建筑能耗定额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 2010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47 条
[1] 张会平,王小召. 建筑节能及建筑节能措施[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6,(04) .
[2] 冯劲梅,连之伟,黄宋斌,叶梦佳. 办公建筑外墙传热系数对空调负荷的影响[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0,(03) .
[3] 谢东,温阳东,毕锐,周松林. 一种嵌入式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J]安防科技, 2008,(05) .
[4] 朱悦,周昊,郝晓雯. 辽宁省二氧化碳排放现状调查及减排措施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0,(23) .
[5] 周军. 机械通风冷却塔的改造实践[J]安徽冶金, 2006,(02) .
[6] 王国栋,王学志. 太阳热水系统与建筑结合的相关问题初探[J]中国建设动态.阳光能源, 2005,(01) .
[7] 张娣,李桂红,冯为民. 现代化能源监控及管理系统的集成与应用[J]宝钢技术, 2005,(04) .
[8] 卢求,卓定疆. 德国建筑节能政策体系和技术措施[J]北京房地产, 2006,(04) .
[9]美国推行建筑节能措施给我国的启示[J]北京房地产, 2006,(08) .
[10] 赵建成,徐昭炜,李娟,牛利敏. 低温送风空调设计实例研究与经济性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07,(03)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 条
[1] 江亿. 关注大型公共建筑的能源消耗[A]我国大型建筑工程设计的发展方向论文集[C], 2005 .
[2] 丁力行,包劲松,戴小珍.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2002年湖南省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2 .
[3] 朱雪涛,叶青,刘俊跃. 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参数调查[A]全国建筑节能技术与设计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05 .
[4] 廖亮. DeST与其它建筑环境模拟软件的比较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资料摘要集(2)[C], 2004 .
[5] 蔡宏武,魏庆芃. 冷水机组运行性能评价及节能诊断[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文集[C], 2008 .
[6] 肖益民,付祥钊. 公共建筑集中空调工程设计能效比限值研究[A]2007年西南地区暖通空调及热能动力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7 .
[7] 刘魁星,田喆,朱能. 大型公共办公建筑节能案例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 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