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史国青. 火电厂机组负荷优化组合分配问题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5 .
[2] 李亮. 乌江梯级水电站水库群短期发电优化调度系统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 2006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李刚. 水火电系统短期节能发电调度研究与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 2007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82 条
[1] 徐建中. 分布式供电和冷热电联产的前景[J]节能与环保, 2002,(03) .
[2] 余晓平,付祥钊. 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节能技术途径和冷暖方案分析[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01) .
[3] 范习辉,伍永刚,张世钦,张初旺. 水电站群发电调度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 2003,(03) .
[4] 唐子田,程春田,李刚,杨斌斌. 水电站厂内短期经济运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 2007,(01) .
[5] 郑秀波,刘云,孙景强. 广东电网核电机组调峰分析[J]电力技术, 2010,(Z2) .
[6] 赵静. 试论需求侧管理措施对电网负荷特性的影响[J]电力技术经济, 2005,(04) .
[7] 李琼慧,杨娅妙. 2000年~2004年我国电网负荷特性对比研究[J]电力技术经济, 2005,(06) .
[8] 黄其励. 对智能化水电厂的认识与实践[J]能源技术经济, 2011,(06) .
[9] 唐飞,董斌,赵敏. 超超临界机组在我国的发展及应用[J]电力建设, 2010,(01) .
[10] 龙辉,严舒,王盾. 超超临界机组设计技术集成化发展探讨[J]电力建设, 201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