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5 条
[1] 曹磊. 四种真菌多糖抗氧化和抗肿瘤及免疫调节活性的研究[D]郑州大学, 2010 .
[2] 叶竹秋. 巴西蘑菇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理化性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01 .
[3] 梅余霞. 由木糖醇发酵液制备木糖醇结晶体的研究[D]华侨大学, 2002 .
[4] 祝冬梅. 胶陀螺多糖的提取纯化及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3 .
[5] 蒋秋燕. 大蒜中性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其性质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3 .
[6] 杨开. 姬松茸多糖的提取、纯化和结构分析[D]浙江工业大学, 2003 .
[7] 张燕. 新疆五种蒿属植物的应用基础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 2004 .
[8] 倪鸿昌. 豹皮樟总黄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防治作用及部分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 2004 .
[9] 雷捷. 北冬虫夏草子实体最佳培养条件探索及其有效成分检测方法的优化[D]吉林大学, 2004 .
[10] 高丽君. 白首乌可溶性多糖提取工艺、分离纯化及免疫功能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4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1 条
[1] 徐焕宾. CXCL16在免疫性肝损伤中的作用[D]复旦大学, 2005 .
[2] 刘吉成. 低分子量姬松茸多糖抗肿瘤转移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 .
[3] 王静. 小鼠肝脏免疫系统对自身免疫性肝损伤的调节机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6 .
[4] 刘道芳. Toll样受体4介导BCG/LPS诱导免疫性肝损伤的机制及芍药苷的作用[D]安徽医科大学, 2006 .
[5] 葛艳玲. IL-2和IL-12基因多态性与HBV宫内感染易感性的研究[D]复旦大学, 2006 .
[6] 韩燕峰. 中国拟青霉属的系统学及部分菌株的致病性研究[D]贵州大学, 2007 .
[7] 孙永旭. 白树花菌丝体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及其免疫活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7 .
[8] 孙利芹. 紫球藻多糖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09 .
[9] 林贞建. 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化学多样性开发及生物活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09 .
[10] 张旭. 人参多糖的系统分析及其免疫活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9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839 条
[1] 葛化冰,孙正,刘红岩,徐少锋. 螺旋藻对羟自由基诱发的单细胞DNA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 2003,(03) .
[2] 孙亦阳,李杨霞,高茜,赵润,潘迎捷. 姬松茸菌体多糖对环磷酰胺诱发损伤的拮抗作用[J]癌变.畸变.突变, 2006,(03) .
[3] 于敏,沈业寿. 野生和人工培养蜜环菌菌索多糖含量及免疫活性的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1) .
[4] 沈业寿,陶文娟. 真菌的应用研究——真菌多糖[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1) .
[5] 孙玉军,陈彦,王洵,李燕斐. 蜜环菌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5) .
[6] 孔小卫,江力. 蜜环菌胞外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1) .
[7] 张广业. 中医药免疫调节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2002,(06) .
[8] 王黎明. 植物活性多糖构效关系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 2008,(23) .
[9] 许舒雯,龚祝南,丛晓东,张锋伦. 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苜蓿皂苷工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6,(13) .
[10] 陈剑山,郑服丛. ITS序列分析在真菌分类鉴定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07,(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