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9 条
[1] 程素霞. 雀儿舌头化学成分研究和三氮烯的合成[D]郑州大学, 2010 .
[2] 叶竹秋. 巴西蘑菇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理化性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01 .
[3] 贾存勤. 药用大孔吸附树脂及其在中药分离纯化方面的应用[D]甘肃农业大学, 2003 .
[4] 聂金媛. 几种中草药中活性多糖的提取及分离分析[D]重庆大学, 2004 .
[5] 王玉玲. 抗肿瘤药物的合成及活性研究[D]黑龙江大学, 2004 .
[6] 张永强. 中药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杀虫杀螨活性及作用机理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 2005 .
[7] 孙九光. 雀儿舌头杀虫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及对几种酶活性的影响[D]山西农业大学, 2004 .
[8] 周政. 有机锡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海洋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D]华侨大学, 2006 .
[9] 盛军利. 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对糖尿病肾病的作用及作用机理研究[D]东南大学, 2006 .
[10] 余根. 树脂颗粒液固流化床径向流动结构研究[D]天津大学, 2006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1 条
[1] 许云祥. 电针对糖尿病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其神经生物学机制[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1 .
[2] 吴双秀. 高山红景天颗粒状愈伤组织悬浮培养和红景天甙的诱导[D]东北林业大学, 2001 .
[3] 高增平. 绵马贯众有效成分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3 .
[4] 马成俊. 半合成稀有人参皂苷及抗肿瘤构效关系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5 .
[5] 薛兴亚. 复杂未知样品气相色谱分离分析理论基础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2004 .
[6] 徐青. 中药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发展的理论基础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2004 .
[7] 张晓哲. 基于构库思想的中药分离与表征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2004 .
[8] 彭黔荣. 烟叶的化学成分与烟叶质量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D]四川大学, 2004 .
[9] 江明. 分子印迹技术及其在环境雌激素监测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06 .
[10] 何燕铭. 几种中药有效成分对脂肪细胞胰岛素增敏作用的研究[D]复旦大学, 2008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00 条
[1] 赵泽贞,温登瑰,魏丽珍,支惠英,邸海灵. 姜黄油抗突变作用机理进一步试验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 1999,(02) .
[2] 陈立,董俊兴. 多糖抗辐射作用研究进展[J]癌变.畸变.突变, 2004,(06) .
[3] 孔小卫,江力. 蜜环菌胞外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1) .
[4] 周斌. 用超声波提取中药材[J]安徽科技, 2005,(04) .
[5] 李金花,周守标. 黄精属植物资源利用和经济价值评估[J]安徽农学通报, 2006,(05) .
[6] 毕研文,宫俊华,杨永恒. 泰山黄精药用价值和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 2006,(08) .
[7] 周率,张彬,周武,黎新江,欧阳辉桂. 葛根总黄酮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17) .
[8] 王琪琳,桑青,曲爱琴. 海带多糖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机制方面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09) .
[9] 吴庆生,丁亚平,杨道麒,于力文,檀华蓉,徐云 . 安徽霍山三种石斛中游离氨基酸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1995,(03) .
[10] 于力文,蔡永萍,张鹤英,吴庆生. 安徽霍山3种石斛营养成分分析及其分布规律[J]安徽农业科学, 1996,(04)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任冰如,吴菊兰. 乌蕨研究初报[A]药用植物研究与中药现代化——第四届全国药用植物学与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