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3 条
[1] 王向红. 枣果主要活性成分分析方法及其综合加工技术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03 .
[2] 周绪宝. 冬枣采后黑腐病病害及防治技术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3 .
[3] 薛梦林. 氧分压和赤霉素处理对枣果采后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 .
[4] 曾佑炜. 玫瑰鲜花抗氧化能力及其活性成份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 2004 .
[5] 邹东云. 冬枣采后生理及其高效贮藏保鲜药剂的筛选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4 .
[6] 曹群华. 从沙棘初级利用弃物中提取黄酮及其降血糖药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4 .
[7] 盛文军. 干燥方法对红枣总黄酮含量的影响及其生物功能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 2004 .
[8] 刘晓华. 槐角的研究及《中国药典》2005年版槐角含量测定项标准修订[D]西北大学, 2004 .
[9] 杨青. 黄花菜中黄酮的提取及其对自由基清除作用的研究[D]中南大学, 2004 .
[10] 严建刚. 芹菜黄酮提取及其抗氧化与降血脂作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 条
[1] 雷引林. 球形纤维素/钛白粉复合扩张床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在蛋白质纯化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 2003 .
[2] 刘晓军. 冬枣性状及湿冷贮藏(+O_3)中生理变化与调控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4 .
[3] 李新圃.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中草药研究中的应用[D]兰州大学, 2006 .
[4] 彭艳芳. 枣主要活性成分分析及枣蜡提取工艺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08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43 条
[1] 张秀真,高素莲. RP-HPLC法测定美容液中水溶性维生素的含量[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6) .
[2] 黄爱玲. 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 2007,(10) .
[3] 吴笳笛,阚国仕,陈红漫,李贺民. 双酶水解法提取水溶性苦瓜多糖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5,(01) .
[4] 余济海,邹盛勤.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杜仲叶中芦丁和槲皮素含量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6,(10) .
[5] 伍晓春,邹盛勤. 杏香兔耳风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J]安徽农业科学, 2006,(22) .
[6] 陈国梁,刘长海,刘卫虎,常艳,任桂梅. 不同处理方法对红枣基本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8,(12) .
[7] 王延峰,贺晓龙,王艳宁,张向前. 红枣中皂甙的提取与分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22) .
[8] 李筱帆,张启翔. 百合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9,(04) .
[9] 张琼,沈广宁,王淑贞,祝恩元,周广芳. 枣果皮色素物质的初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0,(19) .
[10] 杜安全,王先荣,周正华,许凤鸣,夏重道. 银杏叶总黄酮苷的HPLC法分析水解条件[J]安徽医药, 200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