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杨国伟. 茶叶细胞悬浮系的建立及动力学初步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4 .
[2] 许锋. 银杏查尔酮合成酶基因和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D]华中农业大学, 2005 .
[3] 王为. 光质对铁皮石斛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 2008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 条
[1] 刘淑芳. 果树提早开花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D]浙江大学, 2001 .
[2] 张建业. 银杏LEAFY同源基因的分离克隆及其相关基础研究[D]浙江大学, 2002 .
[3] 马月萍. 甘菊LEFAY同源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 2005 .
[4] 戴均贵. 银杏组织与细胞培养及银杏内酯B产生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1999 .
[5] 刘学奋. 银杏黄酮相关基因的克隆及转化[D]复旦大学, 2006 .
[6] 许锋. 银杏GbPAL和GbANS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及ALA对类黄酮含量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 2008 .
[7] 李琳玲. 银杏叶黄酮积累相关基因克隆及查尔酮合成酶基因启动子功能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10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03 条
[1] 康孟利,薛旭初,陈惠云,骆耀平. 光质效应和作物光敏色素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 2006,(04) .
[2] 郭祖宝,王成增,孙培良. 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J]安徽农学通报, 2007,(14) .
[3] 洪森荣,尹明华. 光质对野葛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其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7,(09) .
[4] 徐忠传,周静亚. 磁场对乌药试管苗生长的生物学效应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23) .
[5] 胡彦武,李婷婷. 五味子藤茎中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J]安徽农业科学, 2009,(15) .
[6] 卢文芸,张宇斌,罗迎春,何可群,李洪庆,乙引. 不同培养条件对环草石斛愈伤组织中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9,(33) .
[7] 杨颖舫,杨春贤,冯国庆,成瑜,李郑娜,陈敏,廖志华. 银杏HDR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10,(13) .
[8] 程铁飞. 油桐的栽培技术及桐油的利用[J]现代农业科技, 2007,(19) .
[9] 胡蕙露,胡翠玲,杨枝发. 银杏茎段组织培养正交试验[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1997,(02) .
[10] 于亚军,代汉萍,李宝江. 植物激素和生长调节剂在果树组织培养中的应用[J]北方园艺, 200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