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80 条
[1] 徐家伟. 基于供应链知识共享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 2010 .
[2] 韩瑞国. 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 2008 .
[3] 李景坤. 学习型组织的知识管理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 2011 .
[4] 周朋程. 技术获取型FDI中的技术获取渠道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11 .
[5] 王菲. 企业技术寻求型FDI进入模式选择研究[D]中南大学, 2010 .
[6] 刘晴静.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在软件过程改进中的作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2011 .
[7] 刘新朋. 创业板企业创新能力与成长性关系的实证分析[D]山东大学, 2011 .
[8] 李平. 沿海省市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测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1 .
[9] 王晓莉. 天津市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研究[D]天津大学, 2010 .
[10] 潘永强. 知识联盟中知识共享的开放标准研究[D]湖南大学, 2009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0 条
[1] 许方球. 中药企业竞争力形成机理与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0 .
[2] 喻登科. 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绩效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0 .
[3] 刘婷婷. 国家能力视角下的研究型合资企业(RJV)发展研究[D]南开大学, 2010 .
[4] 王学东. 虚拟团队知识共享机理与实证研究[D]武汉大学, 2011 .
[5] 匡致远. 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主要因素和产业聚群[D]暨南大学, 2001 .
[6] 范世涛. 技术创新的制度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 2001 .
[7] 程萍. 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D]河海大学, 2002 .
[8] 王雪苓. 当代技术创新的经济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 2002 .
[9] 孙伟. 基于产业群的技术创新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3 .
[10] 张长涛. 知识管理与产品开发人才管理耦合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3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145 条
[1] 夏青,柳州. 高校与企业间科技成果的转化模式[J]安徽农业科学, 2007,(06) .
[2] 梅亮,李炳义,唐平,过晓丹. 基于灰关联分析的城乡互动旅游系统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 2009,(30) .
[3] 蒋传好. 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方法[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4,(05) .
[4] 赵发谦,左柏云.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技术创新体系的影响分析[J]北方经济, 2007,(06) .
[5] 杨新华,林健. 企业知识管理实施框架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1) .
[6] 方力维,曹庆萍,田大山. 美国与英国公益性科技管理体系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S1) .
[7] 袁涌波. 知识产权制度对技术创新活动的作用机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
[8] 王斌. 技术创新、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 1999,(04) .
[9] 金军,侯光明,甘仞初. 政府对研究与开发补贴引导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1999,(04) .
[10] 刘力. 走向“三重螺旋”:我国产学研合作的战略选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4,(04)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刘秉镰,余泳泽. “技术势能”假说与FDI技术外溢分解——来自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实证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 2010 .
[2] 沈春龙. 对医疗不作为与过度医疗问题的思考[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九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6 .
[3] 陈莉. 过度医疗信息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医学信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 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