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4 条
[1] 潘亚南. 圆柱齿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的强度计算分析[D]湘潭大学, 2011 .
[2] 蔡海云. 三坐标机复杂曲线曲面轮廓度自适应评价方法的研究及软件开发[D]西安理工大学, 2000 .
[3] 李迎春. 基于32位的三坐标测量机系统集成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 2000 .
[4] 郑武. 弧面分度凸轮的廓面误差补偿及基于SolidWorks的运动仿真[D]西安理工大学, 2002 .
[5] 张金萍. 反求工程中重构精度的研究及其在凸轮反求设计中的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 2002 .
[6] 黄安清. 柔性化平面凸轮机构CAD/CAM集成系统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 2003 .
[7] 余蔚荔. 二维与三维凸轮CAD/CAM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广东工业大学, 2003 .
[8] 王广欣. 摆线钢球行星传动模糊可靠性优化与建模仿真研究[D]燕山大学, 2003 .
[9] 王建才. 三坐标测量机在机械反求工程中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 2003 .
[10] 齐越. 基于视觉的自由曲面三维测量技术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 2002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 条
[1] 李蕾. 滚珠型弧面分度凸轮机构的动力学分析及其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 2011 .
[2] 石照耀. 复杂螺旋曲面特征线测量的理论与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 2001 .
[3] 宫虎. 五坐标数控加工运动几何学基础及刀位规划原理与方法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06 .
[4] 王伏林. 数字化齿面展成加工及误差补偿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05 .
[5] 徐戊矫. 制造误差与承载变形耦合条件下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的啮合分析与啮合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 2005 .
[6] 葛荣雨. 基于NURBS的空间分度凸轮廓面创成与品质评价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 2008 .
[7] 沈煜. 活齿分度凸轮机构的创新设计与研究[D]天津大学, 2008 .
[8] 刘小平. 可变凸轮轴配气相位机构的测试及分析[D]天津大学, 2008 .
[9] 杨慕升. 统计公差技术及其在制造过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 2009 .
[10] 万小金. 工件—夹具—刀具系统的几何误差分析与预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10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68 条
[1] 赵志国. 吊篮-鸭嘴式移栽机栽植器运动轨迹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11,(19) .
[2] 徐卫良 ,张启先. 空间开链和闭链连杆机构运动误差研究的微小位移合成法[J]北京航空学院学报, 1987,(01) .
[3] 李俭,张锦波. 应用包络面理论建立直动从动件圆锥凸轮机构凸轮廓面方程[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2) .
[4] 李俭,唐茂,许强. 圆锥凸轮廓面的数控加工方法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4) .
[5] 陶学恒,刘健,肖正扬,王其超,吴宏基. 包络蜗杆分度凸轮机构的啮合原理及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1999,(05) .
[6] 曹利新,游洪,王晓明,刘健. 面向截面测量数据B样条曲面光顺拟合及其精度计算[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03,(03) .
[7] 王春,于随然,卢杰持. 采用触发测头进行曲面自动跟踪测量[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1998,(01) .
[8] 王其超. 点接触式高速弧面分度凸轮机构的设计[J]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 1992,(Z2) .
[9] 荆菁,陶学恒,冯少岭. 新型双半球形滚子齿式弧面凸轮分度机构参数化设计[J]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6,(01) .
[10] 王其超,陶学恒,肖正扬,金正日. 球面空间分度凸轮机构的啮合方程与曲率分析[J]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 1995,(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