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4 条
[1] 周剑宇. 益气活血药防治大鼠心力衰竭心脏重塑的调节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 .
[2] 杜琳. 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1 .
[3] 原巧灵. 1985~2003年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住院死亡病例回顾性调查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 2004 .
[4] 朱培培. 益气活血 泻肺利水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 .
[5] 孙伟. 益气活血 泻肺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 .
[6] 王春丽. 中医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院率影响的回顾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 .
[7] 王嵩. 芪苈强心汤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中医气虚血瘀型)的疗效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2 .
[8] 李雪莱. 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D]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2 .
[9] 祁爱风. 益气养阴活血利水方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 2013 .
[10] 田林林. 喘证系列方和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及蛋白质组学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3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 条
[1] 于扬文. 保心康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9 .
[2] 任培华. 养心康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 .
[3] 尚菊菊. 泻肺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及对内质网应激影响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 .
[4] 胡鸣旭. 参芪益心方对H9C2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4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9 条
[1] 张昕. 头颈部放疗对口腔微生态的影响[J]北京口腔医学, 2002,(04) .
[2] 王菁,王明荣,王者玲. 口臭患者舌背菌群分析[J]北京口腔医学, 2010,(01) .
[3] 宋庆桥,高改地,付亚龙,石洁. 心衰颗粒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的影响[J]北京中医, 2002,(03) .
[4] 李岩,农一兵,林谦. 益气药对慢性心力衰竭心气虚证模型大鼠总肌酸激酶活性、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腺苷酸转位酶mRNA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1,(05) .
[5] 马守治,程辉,闫福华. 口腔修复材料对细菌在其表面粘附和生长的影响[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5,(05) .
[6] 王静. 舌苔的微生物学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99,(01) .
[7] 朱莲娜,黄李平,吕军影,阙铁生,黄耀全,凌江红,严明,卓冬婷. 微生态学方法在湿热证舌苔微生物群研究中的应用[J]广西医学, 2009,(04) .
[8] 赵志强,毛静远. 中医药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2,(09) .
[9] 潘波,贾敏,牟海刚,杨成明,古平. 低钠血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临床预后的影响[J]重庆医学, 2013,(30) .
[10] 袁天慧,冼绍祥,杨忠奇,汪朝晖,李小兵,王陵军,申啸笑,沈淑静. “毒”邪致慢性心力衰竭理论依据初探[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4,(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