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 常桂芳. 氧对裂壶藻利用甘油产DHA影响机制及其高密度发酵控制策略的研究[D]江南大学, 2013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 条
[1] | 何小妮,蒋波,王玉海,张毅,陈子健. 非对称灭活双亲原生质体融合法选育产果糖基转移酶的米曲霉新菌株的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 2013,(05)
.
|
[2] | 吕雪梅,杨关福,张细权. RAPD分析中遗传距离计算方法的比较[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7,(S1)
.
|
[3] | 王春丽,武改红,陈畅,陈树林. 黑曲霉原生质体诱变选育β-葡萄糖苷酶高产菌株[J]生物工程学报, 2009,(12)
.
|
[4] | 王岁楼,王海翔,杨志萍,吕春晖,步芬. 酵母原生质体制备、融合及高产β-胡萝卜素融合子的筛选[J]食品科学, 2013,(09)
.
|
[5] | 刘虹,程秀芳,张志焱,谷巍. 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选育高产虾青素酵母菌株[J]中国饲料, 2013,(11)
.
|
[6] | 林义,钟添华,骆祝华,黄翔玲,叶德赞. 尼罗红染色法筛选产油酵母及定量检测胞内油脂含量的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 2012,(01)
.
|
[7] | 陈宁,王艳萍,王一芃,张克旭. 利用淀粉直接发酵生产肌苷菌株的构建[J]微生物学报, 1997,(03)
.
|
[8] | 姚婷婷,王正祥. 黑曲霉原生质体的制备、再生及转化条件[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06,(04)
.
|
[9] | 骆健美,李建姝,王艳婷,王敏. 褐黄孢链霉菌双亲灭活原生质体融合的研究[J]现代化工, 2008,(S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