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魏延军. 基于SPH法的超精密切削过程仿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13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姜峰. 不同冷却润滑条件Ti6Al4V高速加工机理研究[D]山东大学, 2009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 条
[1] 郭伟国. 高导无氧铜在大变形、不同温度和不同应变率下的流动应力和本构模型[J]爆炸与冲击, 2005,(03) .
[2] 贾存威,侯延军,陈大年,马东方,吴善幸,王焕然. Hopkinson拉杆试验的优化与高导无氧铜拉伸本构关系的确定[J]固体力学学报, 2011,(01) .
[3] 汤铁钢,刘仓理. 高应变率拉伸加载下无氧铜的本构模型[J]爆炸与冲击, 2013,(06) .
[4] 陈大年,范春雷,胡金伟,吴善幸,王焕然,谭华,俞宇颖. 高导无氧铜的高压与高应变率本构模型研究[J]物理学报, 2009,(04) .